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07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两个结合”的当代化青年化时尚化阐释

“非遗”校园教育的构建与实践

陈均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07月18日   10 版)

    当地时间6月20日晚,北京大学代表团应邀出席卢森堡大学孔子学院建院五周年庆典活动,为中外嘉宾带去北大昆曲古琴专场演出。演出结束后,北大代表团与中国驻卢森堡大使华宁(右七)合影,右八为本文作者陈均副教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供图

    由于“非遗”教育在高校的受众不仅仅来自中国,还有留学生通过选课、参加工作坊参与其中,因此跨文化实践也构成“非遗”校园教育的另一个亮点。

——————————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行了系统、科学、完整的阐述。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指出,在5000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两个结合”这一政策导向,恰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在校园里的传承、传播与教育提供了“及时雨”,它不仅可以成为“非遗”校园教育新的理论基础和动力,而且“非遗”校园教育也为这一政策提供了鲜活的艺术实践。笔者近些年来在北京大学从事以昆曲、古琴为主的“非遗”研究与推广工作,近期参与了文化和旅游部委托的“非遗”调研项目,试结合这些教育实践来探讨“非遗”校园教育的实践与发展。

    “非遗”校园教育是“非遗”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2001年5月,昆曲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批世界“非遗”名单,是为中国结缘“非遗”之始。2003年11月,古琴艺术成为第二批世界“非遗”。此后,我国政府对昆曲、古琴启动了及时的保护政策。2004年8月,中国批准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成为世界上第6个加入《公约》的国家。2006年4月,该《公约》正式生效。“非遗”由此成为我国政府全力推动的目标。20多年里,“非遗”成为21世纪以来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影响最深的新生事物之一。以往被归入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种类,借由“非遗”之名,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另一方面,中国对“非遗”的大规模的社会实践,探索并给世界范围内的“非遗”保护提供了很多新的经验。除了保护与传承,“非遗”的目标更在于发展与创新,将“非遗”融入社区与普通人的生活。因此,在“非遗”保护初具规模且已见成效之后,“非遗”的校园教育更显重要。

    “非遗”校园教育的特点

    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中,专业领域里的传承具有重要位置,家族制或师徒相传是一种常见方式,“口传心授”成为一种重要的甚至唯一的原则,传承人成为某种被政府认定的“资格”和专属称号。但是,在综合性高校里,“非遗”教育面对的大部分是非专业的受众,如何实施“非遗”校园教育并使之具有成效,成为进一步推广与活化“非遗”的重要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们受文化和旅游部委托,对全国设有“非遗”相关机构的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303份有效问卷,全国高校里设置有与“非遗”相关的研究机构、课程及专业的已不在少数且正在迅速增加,但因为“非遗”所涉范围很广,“非遗”教育往往依托于不同学科,这就带来了缺少学科统一规划、缺少教学案例、缺少符合需求的教材等现实问题。

    “非遗”校园教育的“深度体验”模式

    对于普通受众,“非遗”校园教育首先需要的是创建能与“非遗”便捷相遇的场所,将“非遗”的传承者、传播者与普通受众聚集于同一空间,让普通受众接触并了解“非遗”。以昆曲为例,自2010年起,在著名作家白先勇与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叶朗的倡议下,北京大学开设通选课程《经典昆曲欣赏》。其目标就是以课堂为场所,由昆曲名家讲解并表演和示范,展示昆曲之美,让大学生体验与感知昆曲,从而建构一个立体的昆曲学习模式。《经典昆曲欣赏》开创了在综合性高校开设“非遗”通识课程的新模式,迄今已持续开设13年,在海内外具有一定影响。

    在名家讲座式的昆曲课程之后,我们采用了多种方式予以进一步推动。其一,先后策划组织了校园版《牡丹亭》、校园传承版《牡丹亭》、高校版《牡丹亭》。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于2018-2019年间在全国巡演15场。高校版《牡丹亭》最近在北京恭王府“非遗展演季”亮相,直播在线观看人次达80余万。校园版昆曲的模式,通过一出大戏的演出,组织多所高校的学生共同参与,一方面对爱好昆曲的学生进行高强度训练,提高了校园昆曲的水准;另一方面,这也是将观众转变为演员的“跨界”之举,将昆曲的受众转化为昆曲的传承者。

    其二,我们开设《古琴经典艺术欣赏》公选课程,由“名家讲座式”逐渐转型为“讲座+工作坊式”,待学生选修了古琴课程后,以古琴入门工作坊的“小班教学”为主,再配合名家讲座,收到了较好效果,受众由此也有机会成为“非遗”传承者。两年间,通过古琴课程走进古琴之门的同学至少有200余名。

    这些实践可以称之为“非遗”校园教育的“深度体验”模式,由此“非遗”校园教育的对象由被动的被传播者逐步转变为主动的传承者。

    “非遗”校园教育的跨学科特征与跨文化交流

    “非遗”校园教育具有跨学科的特征与契机,学生一旦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非遗”相结合,往往既能丰富本学科的研究,又能给“非遗”研究带来新意。自2021年起,北京大学设立金德航女士传统音乐与戏曲研究奖学金、吴宗汉王忆慈伉俪古琴研究奖学金,面向全校的这两项奖学金的获得者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各种层次,而且广泛分布在不同院系,其研究成果跨越与融合了传统音乐、戏曲、琴学与艺术史、考古、文学、信息科学、艺术管理、展览等学科。一些同学还将演出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升华为一种学术研究与艺术传承相结合进而推进“非遗”教育的艺术实践。譬如,北京大学学生京昆社的研究团队,由来自校内光华管理学院、历史学系、艺术学院的学生组成,他们将京剧马(马连良)派老戏《胭脂宝褶》搬上舞台,还对这出戏的源流及传承状况进行梳理,提交了富有新意的研究成果。

    由于“非遗”教育在高校的受众不仅仅来自中国,还有留学生通过选课、参加工作坊参与其中,因此跨文化实践也构成“非遗”校园教育的另一个亮点。在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里,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其一是由留学生和外国语学院学生在参与“非遗”教育时,将“非遗”进行本国语言的翻译与传播,譬如在本学期课程里,就有泰国留学生将《梨花颂》译为泰语,也有印尼语专业的学生将《十五贯》译为印尼语。其二是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2022-2023年,北京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办公室进行了多次以昆曲、古琴为主题的校际交流,在线上与英国、德国的大学开展人文交流,并在2023年开启到西班牙格林纳达大学、埃及开罗大学、卢森堡大学等高校的交流。2023年,还在埃及开罗大学开设了“中文+昆曲/古琴”课程。2023年5月19日,北京大学、开罗大学“中文+昆曲/古琴”联合课堂音乐会主办,北京大学昆曲、古琴课程的同学进行结业演出,开罗大学的阿拉伯学生演唱昆曲、弹奏古琴,通过连线实现“天涯共此时”。这些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既是“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走出去”,也是“非遗”校园教育的有趣实践。

    总体而言,由于校园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它给“非遗”教育提供了新的空间。尤为重要的是,“非遗”与校园的结合,将使“非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与普通人的生活相关,实现“非遗”的活化与进一步发展,并为“两个结合”带来更为具体、鲜明与生动的艺术实践。

    (作者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昆曲传承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戏曲评论学会副会长)

陈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7月18日 10 版

中国始终是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非遗”校园教育的构建与实践
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