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你来中国记得找我!”
9月15日,在家庭体验活动中,45名东盟国家少年儿童与结对小伙伴一同走进16个中国家庭,大家一起包饺子、制作中秋节花灯,度过了美好的半天时光。分别时,南宁市民主路小学二年级学生丁晨羽和越南谅山市芝陵小学学生阮蓉儿紧紧相拥,两张小脸贴在一起。
这样温暖的场景,在2023年中国-东盟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中时常出现。
9月15日,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东盟少年儿童手拉手活动在广西南宁启动,来自中国和东盟10国的100名少年儿童在为期6天的活动中,共同参观广西科技馆、考察桂林绿色生态环境、进行文化艺术交流展示、走进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交流中增进相互理解、结下深厚友谊。
9月16日,中外青少年搭乘高速列车前往桂林,开展“童心里的中国·高铁行”活动。高铁列车时速从100公里升至243公里,看着窗外疾驰而过的风景,百色市第一小学学生李子游自豪地向东盟国家青少年介绍:“我们国家最快的高铁是‘复兴号’,时速最高可达400公里。”
“我们国家还没有这么快的列车。”老挝琅勃拉邦新华小学的许凤丽对中国高铁平稳的乘坐体验印象深刻。看到放在车窗沿上的水瓶没有晃动,她惊叹地连连称赞。
活动期间,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到桂林,游览桂林山水,走访东漓古村,感知地方风土人情。
9月17日,在桂林东漓古村,改造自明清时期老建筑的民宿房间内的老家具、老物件、老器皿,让来自老挝琅勃拉邦新华小学的李彩虹和赛苫芭频频拿出手机拍照记录。
“中国的古建筑非常优美。”李彩虹说,以前都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看到中国的风景,“来这里交流让我认识了真正的中国。”
来自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的张圣杰对此也很认同。来中国前,他只知道中国有很多摩天大楼,环境很好。到中国后,他切身感受到了中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我想更多地了解中国,结交更多朋友。长大了我要从事经贸工作,促进国际交流合作。”他说。
在中国传统文化手工体验课上,来自菲律宾的覃任东制作了两枚发卡。“我想回家把礼物送给弟弟妹妹,告诉他们这几天活动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9月18日,大家来到广西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参观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
在朱槿花厅外,各国青少年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都激动地指着说:“这是我们国家的国旗!”
来自老挝因塔拉学校的彭帕拉占·乔玛尼翁是第一次来到东博会参观,她在展台上看到许多漂亮的宝石、新奇的智能化设备,还品尝了很多美食。
第二次参观东博会的南宁市逸夫小学学生吴晨乐,在展区体验了很多不同国家的民族特色文化,“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展现出友好的笑容”。
就读于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九龙小学的覃雯菲出生在菲律宾,从小在广西长大。东博会期间,看到中菲两国的展品,她都会热情地向其他东盟国家的青少年介绍。中菲混血的她表示,在成长过程中她接触和学习了中菲两国的文化,这次活动中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听她讲故事。
“在我18岁成人礼时,我将去菲律宾旅游,我期待将我在中国的故事,告诉给我在菲律宾认识的朋友们。”覃雯菲说。
在参观东博会期间,一名小女孩的扇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扇子上有她用毛笔写下的4个字:民族团结。
“我希望我们(国家)民族团结,也希望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民族也能互相团结。”来自桂林市卓然学校的邓迦之说,手拉手活动让中国和东盟国家青少年更加贴近,期待下一次手拉手活动让更多东盟国家青少年来到中国、了解中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 实习生 易经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