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中国人都会功夫、都穿唐装。”沙特阿拉伯青年哈迈德·苏莱曼小时候常听亲友说中国的文化习俗独特,因此一直对中国感到好奇。
2019年2月,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访问中国时宣布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那以后,哈迈德·苏莱曼开始学习汉语,还给自己取了个“张云飞”的中文名。“我发现自己以前对中国的认识很片面,中国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国家、中国人既勤劳又热情。”哈迈德说。
9月21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期间,哈迈德等多名中阿青年走上中阿创新发展论坛演讲台,分享交流中阿青年如何携手共同创新成才。
如今,哈迈德在沙特阿拉伯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读书。从理解汉字的意思、学会用字词造句,到练习书写,再到正确发音表达,他为了学汉语下了一番苦功夫,现在汉语表达流利准确。参加“汉语桥”比赛时,他反复感受《乡愁》这首诗蕴含的思想情感,还获得了沙特赛区首次比赛的冠军。
去年从新闻中得知习近平主席要到沙特阿拉伯参加中阿峰会,哈迈德和同学向习主席发出了一封欢迎信,还收到了回信。“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荣幸,更是一件值得一生珍藏的宝贵记忆。”他说。
“沙特阿拉伯是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支持;华为5G技术的发展,让我体验了中国高新技术发展的速度。”哈迈德说,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已融入自己的生活,“非常期待有机会到中国留学,我愿意为中沙两国的合作作出贡献、成为两国交流的使者。”
与哈迈德在同一年深度接触中国语言文化的,还有摩洛哥青年巴图莉·奈扎维。2019年,她第一次来到宁夏,在宁夏智慧宫国际文化传播集团担任外籍专家。
“那时新冠疫情刚出现,在这场关乎人类生命健康安全的战‘疫’中,我想做一些贡献。”巴图莉在中阿青年创新发展论坛上分享说,尽管疫情阻碍了各国人员往来,但中阿间的交流并未中断。
她翻译了《我想知道你的名字》(阿语版、英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校园防控手册》(阿语版、英语版)等疫情防控书籍,还拍摄Vlog(短视频)记录银川人民抗疫的日常生活,并向阿拉伯国家宣传中国应对疫情的举措和经验。
此外,巴图莉还曾参加中国电视剧《山海情》的阿语版翻译工作,去年她也参与将这部电视剧推广到埃及新日记电视台、苏丹舒卢克电视台、伊拉克国家电视台、阿曼Ayin平台等阿拉伯国家播放。“这部中国电视剧播出后,引起了阿拉伯国家观众的积极反响。很多阿拉伯人期待看到更多体现中国发展经验的影视作品,希望从中得到脱贫致富的启发。”
“我早已把宁夏当成第二故乡,会继续努力做好中阿图书翻译、国际中文教育、国际传播工作,翻译更多的中国和阿拉伯优秀书籍,为加强中阿文化交流、深化中阿传统友谊发挥积极作用。”巴图莉说。
当天到场参加青年分享的还有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教师宋彪。
2017年10月,宋彪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工业机械装调项目比赛——4天内制作并装配调试1台脚踏动力水净化器。“前3天进展较顺利,最后一天的装配与调试环节,被莫名扣除半小时赛时。”经历短暂的慌乱后,宋彪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操作节奏完成了比赛,获得了冠军。
“今后,我要不断练就过硬本领,以工匠精神践行技术创新,让我的‘技能梦’继续发光发热,照亮更多青年学子,用技能报国、让技能强国,引导学生在中阿科技创新领域开展对话交流。”宋彪说。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始终是中阿历史交往的主旋律。中国青年赵中元现任中国-上合组织技术转移中心主任。他在青年分享中介绍,目前上合组织有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其中,有6个对话伙伴来自阿拉伯国家,分别是沙特阿拉伯、埃及、卡塔尔、巴林、阿联酋和科威特。
“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寻求加入上合组织。”在赵中元看来,中阿共建“一带一路”,为中阿青年对话交流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中阿建立了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例如中阿科技论坛、中阿技术转移中心等,科创合作取得的良好成果和交流合作机会,正促进中阿科技人才的流动和技术转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焦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