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重点青年人群、重点项目领域的关注力度。在重点人群方面,要加大对灵活就业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青年以及退役青年军人,残疾青年,街头流浪青年,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年等群体的关注力度。
——————————
社会保障是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安全网和“托底机制”,也是关系治国安邦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国家整体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青年社会保障发展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初步形成以宪法为根基,以劳动法、就业促进法、社会保险法、慈善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为主干,以相关法律、工作条例为配套,以部门规章为补充的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有效促进了青年社会保障的发展,青年高质量发展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与此同时也应深刻认识到,当前我国青年社会保障发展还面临着发展性理念不强、系统性思考不够、专属性定位不明显、青年社保认知度不高、重点人群和领域关注不多等突出问题,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青年人口结构调整、青年流动性以及新兴行业快速发展、低收入群体基数依旧较大等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要发展,青年首先要发展”的战略高度,系统谋划和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青年社会保障政策体系,缓解青年发展的后顾之忧。我们要从下列几大方面着手。
不断加强顶层设计
《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青年社会保障领域单独成篇,为我国青年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新时期,要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搭建符合青年发展特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树立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从更宽阔的视角来看待当前青年群体,用不断发展的观念来处理青年社会事务,在国家整体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厘清青年高质量发展与青年社会保障的逻辑关系,探究青年群体如何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取得制度突破,并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补充性社会保障等角度系统构建起覆盖全体青年、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协同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阶段,要确保各项改革形成整体合力。青年社会保障建设有赖于利益相关方的协同推进,一是要坚持党管青年工作原则,将青年社会保障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最大限度地争取党政对发展青年社会保障工作的支持;二是要用好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程序,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全体会议、专题会议、联络员会议等形式,及时通报青年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状况,减少因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不顺畅造成的资源重复配置和运行效率低下;三是要建立跨部门的合作机制,促进信息共享和合作衔接,提高服务的一体化程度。同时,要准确把握青年社会保障各个方面之间、社会保障领域和其他相关领域之间的衔接配套,强化统筹谋划和协调推进的意识。
明确工作重点
进入新时代,青年社会保障面临着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要及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加大对重点青年人群、重点项目领域的关注力度。在重点人群方面,要加大对灵活就业青年,新生代农民工,大学毕业生,返乡就业青年以及退役青年军人,残疾青年,街头流浪青年,家庭困难的失学、失业、失管青年等群体的关注力度。在重点项目方面,要紧盯青年群体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紧盯制约青年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的“硬骨头”和“险滩急流”。
创新工作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社会保障工作是民生事业中的大工程,要不断加强青年社会保障经办服务水平,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要探索新型服务模式,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青年社会保障工作,支持和培育社会企业在青年社会保障领域的创新项目,实现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双赢。要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使用力度,不断优化社会保障的在线申请、查询、审核、转移接续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要强化青年参与意识,相关部门或部门委托相关机构建立用户交流平台,定期与各类青年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和建议,提高服务的质量和针对性。要拓展国际视野,及时关注国外青年社会保障发展情况,通过总结优秀做法、汲取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青年社会保障制度。
重视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有效地开展社会保障政策宣传是确保社会保障提质扩面取得实效的关键一环,要持续加大对社保政策的宣传力度。相关部门可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开展广泛而有针对性的社会保障宣传,特别是阐释好社会保障在抵御社会风险、保障基本生活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转变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发挥好新媒体平台的力量,积极定期发布相关政策、实用知识和成功案例等。可经常性地组织青年社会保障宣传活动,特别重视青年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可以依托高校社会保障等专业学生队伍,组建青年志愿者团队,在校园、社区、企业等地开展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扩大社会保障在青年群体中的知晓度。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郭元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