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是谁?一个成语就能让你想起他——“程门立雪”的主人公,北宋著名哲学家。11月11日,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在杭州市萧山区举办,南开大学讲席教授、文化中国讲坛发起人之一陈洪带来主题讲座《走进历史,认识杨时》。
杨时任萧山知县时,兴水利、浚湘湖,功绩可比白苏(白居易修白堤,苏轼修苏堤——记者注)。当历史照进现实,本届文化中国讲坛的举办地正在萧山湘湖之畔,而主题也正是“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从钱塘江到西湘记的文化传统与历史新机遇”。历史与当下,西湖与湘湖,一曲新时代的“西湘记”正娓娓道来。
文化传承是属于青年的使命
在本届文化中国讲坛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创作了一首歌曲《无意》,其中一句“一管竹木一束毫毛”写的是毛笔,讲的是传统文化。周其凤笑言:“之前我最出名的作品是《化学歌》,这次写的是书法,中道圆融,是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文化中国讲坛发起人之一叶小文,以《中华文脉与文化自信》为题,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脉传承及如何树立文化自信。主持人白岩松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郑晓瑛,中日友好协会常务副会长程永华,围绕“言说湘湖——亚洲文明之光”的主题,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所学所思。
这是潘鲁生第一次参加文化中国讲坛。参与其中,他感觉60岁的自己“正青春”。潘鲁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民间文化和民间文艺的关注度并不高,一提到传统文化就是诗词歌赋,“其实它们都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十分深厚,需要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交流互鉴”。
来到萧山,潘鲁生非常想探讨如何把南宋的“百工”继承好,把萧山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好,“如果把文化资源盘点好,把文化资本用好,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位就更能定得准”。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莫砺锋带来讲座《文化传承与古典诗词》。谈及当下青年群体中的传统文化热与诗歌热,他认为,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传承到今天,价值不仅仅在于供专家学者研究。
“如果完全局限在学术的象牙塔里,意义是不大的,它一定要推向全社会,让千家万户的广大读者都来读。大家都热爱它,古典文学的价值才能最终被证明。”莫砺锋说,“梁启超说得好,老年人常常喜欢回忆过去,少年人则常常喜欢考虑将来。将来是属于青年的,那么文化传承的任务、古典诗词的普及、将来如何深入研究和阅读,都是属于青年的使命。”
“西湘记”从历史走向未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程郁缀在题为《钱塘湘湖文化与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主题讲座中指出,吴越大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其创作的《咏湘湖》“能不忆江南,西湖与湘湖,吴越千山秀,钱塘两明珠”开启了湘湖的诗意之旅。
历史上的湘湖是宁绍平原的著名湖泊,是萧山三大湖之一的西城湖,由古海湾演变而成。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新任萧山知县的杨时,在西城湖原址筑起了一个人工湖,湖面达3.7万亩,是今天西湖的4倍。因其“山秀而疏,水澄而深,邑人谓境之胜若潇湘然”,于是称之为“湘湖”。
文化,塑造一个城市的气质。杭州市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姜永柱说,“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是刻在萧山人骨子里的文化基因;1400多年前,萧山走出了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传唱千年,牵动无数人的乡愁,展现出了萧山诗意、温情的气质,两者刚柔并济构成了萧山独有的城市韵味。
今年6月,西湖和湘湖缔结“姊妹湖”、共同唱响“西湘记”。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原市委书记、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平以《唱好“西湘记” 打造钱塘江时代的新标杆》为题,回顾了湘湖的历史与开发过程,讲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湘湖实践。
迈入21世纪以来,杭州通过持续实施西湖综保、运河综保、良渚综保、西溪综保、湘湖综保等一系列工程,走出了一条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跨越。
“从屈原开始,大家就认为他的《楚辞》‘得江山之助’,如果没有那么优美的风景和地理环境,楚辞写不到那么美。”莫砺锋说,中国古人主张“天人合一”,不仅仅把大自然看成物理生存的空间,更把它看成精神家园。所以古人创作诗也好,写作词也好,山水风景往往是其创作的一片重要土壤,“湖光山色会孕育诗人的诗才跟灵感。”
莫砺锋说,萧山位于杭州,杭州的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一座有名的、有历史积淀的城市,一定是要有文化的,如果只有工业、经济,不是一个健全的城市,会缺乏生气。“城市中居住的人,他的言行、生活都和文化有关;游客到一个城市游览,看的也是文化,文化一定是一个现代化城市必要的底蕴,是一种精气神。”
文化的向心力在民间
这是莫砺锋第二次参加文化中国讲坛,他说:“讲坛如果能一届一届办下去,把专家学者研究的新东西从象牙塔里搬出来,搬到社会大讲堂来讲给大家听,再扩展到全社会,这个很好。”
“中国有着辽阔的地理疆域,也有着多民族的人员构成,如何成为一个共同体?从精神层面来看,文化的向心力、凝聚力至关重要。”陈洪认为,文化中国讲坛从十五年前就自觉承担了文化的使命,并将它延续、发扬,“前十四届讲坛的主题都很宽,从传统文化的大主题,到跨文化交流,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在陈洪看来,横山书院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它依靠民间力量创办,它的使命是文化传承与传播,“这样一个平台延续15年,是不多见的”。
李刚毅从事金融行业,2016年加入横山书院,每天和“数字”打交道的他在这里找到了兴趣和志向所在。“我对文史哲都非常感兴趣。听孟宪实老师讲唐诗,他可以把那么丰富多彩的唐诗讲‘薄’;而针对一个典故、一个事件,他又能把整个历史脉络、底层逻辑剖析出来。这样的名师在横山书院还有很多。”
“当下很多知识都被碎片化了,尤其在短视频平台上、自媒体上,越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越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系统性地去读一本书、去听一堂课。”李刚毅工作繁忙,坐飞机的时候就成了他读书的好时机,“我每次出行都会带一本书,没有网络打扰,也没有人打扰,可以专心读书”。
在本届文化中国讲坛上,李刚毅对王国平的主题讲座印象颇深。“(王国平)从当年作为城市主官的视角,来复盘整个湘湖开发历程,讲述了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和实践。从我工作的领域思考,金融机构有很大一块资产在地方政府、国企等平台,如果地方政府能有一个清晰、持续的发展思路,所获得的将远远超过所投入。”
肖阳是一个90后姑娘,她是被母亲带进书院大门的,“妈妈从2015年开始在书院上课,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觉得大有裨益,于是就推荐给了我,我算是‘二代学员’”。这些年来,每年的文化中国讲坛,肖阳场场不落,像“追星”一样追着讲坛跑,叶嘉莹先生就是她心中的偶像,“我特别喜欢叶嘉莹先生讲诗词,有一次在会稽山,她讲了诗词,也讲了她一生的故事”。
这一次,肖阳从北京追到杭州。肖阳认为,在文化中国讲坛,或者说横山书院,她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知识以外的更多东西。她对讲魏晋风度的一堂课印象深刻:“(魏晋名士)对精神境界的追求,对我们年轻人有很大启发。现在我们身处一个非常‘卷’的时代,很多时候就像职场的工具。这时候如果能有一颗超然一些的心,宠辱不惊,会让我们在事业和人生道路上都获得成长。”
第十五届文化中国讲坛由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横山书院共同主办,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宣传部、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浙江省萧山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杭州市萧山区横山湘湖书院承办,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北京大学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北京横山公益基金会协办。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见习记者 余冰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