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中医药方秀”吗?
从事中医的华人女孩梁家仁,曾在马来西亚带着学生一起用中医药方录了一段迷你“时装秀”,在海外社交平台颇受好评。他们把常见的中药药方所涵盖的草药名称粘贴在衣服上,在镜头前轮番展示,还在字幕中标注功效:补血、缓解痛经的八珍汤,解热镇痛、保肝利胆的柴胡舒肝汤,治疗牙疼的甘露饮,对抗病毒的银翘散……传统中医药方以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外国人眼中的中医药变得有趣起来。
“中医好好玩。”在近日于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医药国际高级研修项目中,梁家仁与来自世界各地的西医学员一起,学习了中医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应用,还在闭幕式交流中分享了中医“有用又有趣”的感受。在中国青年报“温暖一平方”直播间,梁家仁和记者分享了她与中医的故事。
今年35岁的梁家仁,是马来西亚籍华人,父亲也是一名医生。梁家仁大学专业读的是工程学,大四时,她在书店偶然翻到一本《黄帝内经》。当时,她对中医还没有概念,但书中的人体经络、五行学说、宇宙理论,都让她觉得有趣。从那时起,梁家仁开始进入中医的世界。
2010年,梁家仁来到山东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并开始系统学习中医。她的一位老师是居住在山上的老中医,学生必须上山才能见到他。老师在山坡上种满了当季的药材,梁家仁就和其他学生一起,尝试用锄头犁土,将艾草卷起来做成可以使用的艾条。老师在一块小黑板上讲课,看见什么就讲什么,“就像武侠故事里的一样”。这也让梁家仁感受到了学习中医的独特魅力。
对于梁家仁而言,中医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与环境中的任何一点相结合。比如,按照五行的理论,不一定要使用药物,可以运用音乐、颜色、食物,对照着相应的属性去治病。“甚至你在太空或者极地,都可以和中医找到关联点,并运用到生活之中。”梁家仁说。
毕业后,梁家仁回到马来西亚继续从事中医研究和实践工作,她有了一个更大的心愿:让更多不同国家的人了解、尝试、接受中医。
在马来西亚的街头,梁家仁向来自英国、美国、法国、爱沙尼亚等不同国家的游客做街头采访,请他们伸出舌头,通过舌象辨别身体状态。有一次,她在街头为一位来自南非的白发奶奶舌诊。她告诉奶奶,可能因为舟车劳顿,肠胃存在问题,可以通过减少柠檬、茶等,少量摄入益生菌和酵素等,调理肠道。“太神奇了!”奶奶很惊讶,“居然只看舌头就能看出我的问题,真棒!”
她发现,有时候针灸在外国人身上比在中国人身上更有效,也更让欧美游客惊讶。她会用外国游客听得懂的方式去解释针灸效果,比如改善循环、减少炎症等。
2018年,梁家仁在马来西亚槟城州乔治市开设了属于自己的中医馆,加入了许多她喜欢的宇宙元素,并取名为“太空中医中心”。在诊所,她曾用中西医结合的梁氏针法治疗不同国家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一位加拿大的患者对梁家仁描述自己针灸时的感受:“我可以感受到一切的连通。当你的针扎在那里时,疼痛减轻了,一下就好了很多。”
在梁家仁看来,中医并非只有在医院和治疗疾病时才有用,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防病于未然”。她结合当地的地方小吃和五行学说教大家如何养生:“我们可以针对身体体质选对食物。比如一看舌头,如果体质偏热,那么可以吃西瓜;如果偏寒,那就可以吃榴莲或喝姜茶。中医倡导的就是和体质相符合以及适量,许多食物都是很好的,但一定不能过度。”
过去几年里,梁家仁在中医教学科普中尝试把中医和各种流行元素相结合。比如将太极拳融入迪士尼故事《狮子王》中。日常生活中拉筋的方式不仅仅只有瑜伽,还可以试试八段锦。她还拍了个小短片,用一个早上起床刷牙洗脸的故事,教大家两分钟学会八段锦。例如,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可以想象成刚睡醒上下伸懒腰;“调理脾胃臂单举”则仿佛在赖床,“轮流举手臂,再让我睡五分钟。学生们就觉得特别有趣,学动作一点也不枯燥难记。”梁家仁说。
参加中医药国际高级研修项目时,梁家仁从与各国医生的交流中得到了很大启发。她发现,在不同国家,许多医生已经看到了中医的疗效,但具体的原理还不了解。比如中医药中常见的玉屏风散,有益气固表止汗的功效。“西方医生们发现它可以帮助莫名出汗的人,就觉得很神奇,是一个重大发现,就会对它进行学术研究,这些研究可以让更多西医了解到中医药的功效,便不会排斥中医。”
“如果一直待在亚洲的话,你的思想是差不多的。”和来自中欧、东欧等的西医医生交流后,梁家仁感到冲击很大。“当各国思维在一起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才能更好了解西医医生在进行中西医结合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想学习什么。如果大家都不局限于自己的思路,能接受不一样的意见和想法,不论对错、一起讨论,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人分别适合用什么方式(治疗),帮助中医和西医更好地结合。”
梁家仁认为,西医与中医有很多理论是互通的,也需要更多彼此理解和相互融合。“每种传统医学都有局限性,你把它们全部融合起来,就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好地帮助病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余冰玥 记者 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