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13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三星堆如何讲好兼收并蓄的中国故事

范星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13日   08 版)

    近年来,三星堆火爆“出圈”,引发不少人对于中华文化起源话题的兴趣。走近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可以看到馆舍建筑被塑造为三个延续起伏的山丘形状,暗示了三星堆遗址名称的起源:地面尚存的三处城墙遗存。新馆建筑面向的广袤绿野,正是三星堆众多重要文物的出土地。馆内陈列的青铜神坛、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精美的大型器物令人震撼,见证了距今数千年前的古蜀文明之盛,也见证了中国考古工作者的持续努力。

    三星堆考古之所以重要,在于其以实物遗存勾勒出意涵深厚的古蜀文明风貌,解释了诸多关乎中华文明探源的重要问题,也展示出中国考古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探索、新范式。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李白诗中对早期蜀文明的探寻,也代表了历代研究者对这一古老文明源头的疑问。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系统揭示了古蜀国的城市形态、社会结构、文明礼俗。遗址出土的众多青铜器上,对太阳鸟、神树、眼睛等形象的塑造十分明显、独特,连同祭祀坑内大量的玉器、海贝和象牙埋藏,证明了宗教和祭祀仪式在古蜀文明中的重要角色。考古学者对三星堆埋藏坑内不同体量的人像器物发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其中辫发居多、笄发较少,体现宗教祭祀场景或具有神话色彩的铜像均为笄发,由此推断三星堆的统治阶层可能分为掌管宗教祭祀的“笄发”族群和掌管行政、军事的“辫发”族群。

    三星堆城址的考古工作也取得了长足进展。城址由外围大城和多座内部小城构成,次第分布着大型建筑区和祭祀区、普通建筑区等,可见其清晰的结构划分及不断展拓的历史过程。古蜀文明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性在文物和遗址中得以充分展现。

    中国考古学界在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探索历程中,凝练出“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的形象叙述。据考古学者总结,三星堆祭祀坑内出土的大量器物,有明显的两类风格,其一为青铜头像、面具、神树、立人像、金杖等具有典型本地风格的器物,另一类为青铜尊、戈和玉璋等在中原风格上加以改进而成的器物。

    中华文化的魅力也体现在早期文明的兼收并蓄上。可以看到,在筑城方式、玉器形制、铜器纹饰、铸铜和冶陶技法等方面,中原地区的二里头文化、商文化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古代文明都在三星堆遗址中有所投影。在三星堆遗址之外,良渚、石家河等遗址也在近年持续开展考古工作,揭露出规模宏大、结构严整的古城遗址,与三星堆遗址共同阐述了中华文明早期的开放与交流、包容与创新。

    在三星堆遗址的展览与利用上,也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传播的新动向。在祭祀坑考古发掘中,多家媒体进行了多轮直播。考古工作者在现场的专业讲述,避免了以往重娱乐轻知识、重精美器物而轻考古遗址的叙述模式,使公众了解到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的技术规范。

    近年来,视频直播平台和研学教育领域的跟进,带动了新一轮的博物馆参观热和考古知识科普热。三星堆博物馆通过小程序建设了三维文物“云赏”平台,线上展示精品文物的三维形象、数据以及超过千件的文物图文信息。新近开展的“何以文明:古蜀之光——三星堆”数字展览,结合考古遗迹现象和相关研究成果,用3D技术复原了三星堆遗址宫殿区、居民区、祭祀区、手工业作坊区的场景,还原了文物所处的原生环境,为观众提供了深入、沉浸的观展体验,提升了史前遗址展示的可观性和互动性。

    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和展示的历程,既是对中华文明的溯源研究,也是面向现代公众传播知识、开展教育的崭新探索,生动呈现了源远流长、丰富多元的中华文明以其蕴含的创造力承古开今、传承不息。

范星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13日 08 版

文明之花因交流互鉴而精彩绽放
走出“舒适区”才有真正的文化自信
“数字藏经洞”让敦煌文化破壁出圈
爱逛博物馆的青少年 在触摸中感受历史魅力
三星堆如何讲好兼收并蓄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