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努力做好志愿文化影响力和塑造力提升的大文章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21日   05 版)

    在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2023年度集中活动(以下简称“志交会”)期间,一系列志愿服务文化交流活动填充了整个活动时间表,志愿文化元素得到充分展现。

    主会场里,青年志愿服务文化展包罗万象,涵盖主题图片展、上海进博会“志愿者之家”缩微展、志愿文创互动区、公益创业项目展以及美术作品展等。会场外,两场以志愿服务为主题的话剧逐次开场,“志愿之光”青春歌会歌声嘹亮。参会者徜徉在浓厚的志愿文化氛围中,更加深了对青年志愿者事业的认同。

    近年来,志愿文化建设愈发受到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重视。从一件件富有地方特色的志愿文创产品中就可见一斑,徽章、帆布袋、笔记本几乎成为各地志愿文创的“标配三件套”。事实上,我们如此重视志愿文化建设也不无道理。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改革开放40多年涌现出的最具价值的新文化现象之一。随着志愿服务的进一步发展,纯净的志愿服务价值与多彩多义的志愿服务实践之间的张力和矛盾,将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再造。

    文化的本质是思想。思想对象化在器物中便成为器物文化,在制度中就体现为制度文化,在人们行为中便体现为行为文化。志愿文化就是志愿服务行为产生的思想意识,其核心就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着眼于新文化的建设,志愿精神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尚元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志愿者行动所担负的是一种新的服务于民族复兴的文化使命。

    对个人来说,志愿文化升华了志愿服务的情感价值。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不仅能提升专业技能,还能获得情感价值,实现了从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提升。这种情感价值之所以没有因为停止志愿服务而消失,就是因为它以志愿文化的形式得到保留。比如,参与某大型赛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即使过去多年,当年在服务时对其产生的影响仍在,那种主动热情服务的意识不会消失,那种为了做好保障而付出的精神还有留存,多年后依然会因看到某个视频而唤醒当时的记忆,产生自豪感、成就感等。

    对他人来说,志愿文化传递了志愿服务的精神价值。文化是识别码、是身份证。不同群体因志愿服务产生交集,在共同参与中形成志愿文化,产生文化认同、身份认同,容易促进交流。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阶段的志愿者会因志愿服务成为亲密好友,也解释了为什么志愿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解决自身困难的同时,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成为志愿者的一分子,完成服务对象与志愿者之间的身份转化。

    对社会来说,志愿文化弘扬了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文化具有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先进文化更能在全社会起到凝聚、润滑、整合的作用。营造志愿文化氛围,能够最大限度地传播志愿服务理念,起到一个人牵动另一个人、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效果。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高校校园内一个优秀青年志愿者往往能影响整个校园的志愿服务环境。

    本届志交会期间,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再次谈到,志愿服务归根结底是一种先进文化现象,是作用于人心的。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30周年,想要营造良好的志愿文化氛围,除了要继续利用好多种文化载体、形式进行建设,还要具备长期目光,跟踪发掘典型项目的志愿文化,利用诸如口述史研究等手段不断构建更加完整、深刻的志愿文化。

杨宝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1日 05 版

陕西:培育新时代公益慈善事业传承人
西安:“学校+社区+社会”共筑法治城市
青年文明号要探索特色发展之路
努力做好志愿文化影响力和塑造力提升的大文章
这场全国性会议关爱聋人学习语文
山东临清:青年干部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