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3月21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鹊桥二号成功发射

​中国探月大幕再启 架起地月新“鹊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3月21日   03 版)

    一柄利箭破空,向东方飞去,目的地是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约42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3月20日,中国航天人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鹊桥二号飞向太空,在地球和月球之间再次架设“鹊桥”。

    “表现完美!”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对于当天的发射给出这个评价。他表示,作为探月四期后续工程的“关键一环”,鹊桥二号将建立对地中继通信链路,实现月面探测器和地面之间的信息交互,为在轨的嫦娥四号和后续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5、4、3、2、1!点火!”当天8时31分,随着01指挥员一声令下,烈焰飞腾,长征八号火箭搭载着鹊桥二号直刺苍穹,在天空中划出一道绚丽轨迹。

    在火箭飞行24分钟后,星箭分离,长征八号将鹊桥二号直接送入预定地月转移轨道。“光学跟踪正常”“遥测信号正常”……中继星太阳翼和中继通信天线相继正常展开,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月背采样,鹊桥先行。中继星的名字“鹊桥”,源自喜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中国民间传说,既延续了中国航天古朴诗意的命名风格,又形象地解释了这颗卫星的特殊作用——搭建地月“对话”的桥梁。

    “由于月球始终有一面背对地球,着陆在月球背面的探测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挡,无法直接实现与地球的测控通信和数据传输。中继星的加入,将起到通信枢纽的作用,实现‘地月传书’。”葛平说。

    2018年,我国曾发射世界首颗连通地月的中继卫星“鹊桥”,为月球背面着陆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提供中继通信。如今,架设地月新“鹊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任务需要。

    葛平介绍,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开展的着陆探测以及采样地点,主要位于月球南极和月球背面地区,需要功能更广、性能更强的中继星,架设起月球对地新的“中继通信站”,解决月球背面探测器与地球间的通信和数传问题。

    他告诉记者,鹊桥二号与6年前发射的“鹊桥”中继星相比,技术创新更多、技术状态更多、功能更强、接口更为复杂、研制难度更高、任务时间跨度更大。此外,鹊桥二号携带了多台科学载荷,将开展科学探测。

    “对于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葛平告诉记者,后续,鹊桥二号将在地面测控支持下,经过中途修正、近月制动,进入捕获轨道;随后经轨道控制后进入调相轨道,最后进入24小时周期的环月使命轨道,成为继“鹊桥”中继星之后世界第二颗在地球轨道以外的专用中继星,为嫦娥六号月球采样任务提供支持,并接力“鹊桥”中继星为嫦娥四号提供中继通信服务。

    2021年12月,我国探月工程四期批准实施,由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4次任务组成。嫦娥四号已于2018年12月发射,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巡视探测;嫦娥六号将于2024年上半年择机发射;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将构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开展月球环境探测等任务。

    “当前,国际上掀起了新一轮探月热潮,这更突出了合作的重要性,中国的航天离不开世界,世界的航天也离不开中国。”葛平说,中国最早发出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倡议,并积极在国际上推介,这代表着中国航天的格局与愿景。中国探月的合作之门始终敞开。

    本报北京3月20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3月21日 03 版

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经济的良性互动
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落地 疏解人员保障全面加强
2024年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启动
广州将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开幕式
202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宣传季活动启动
团中央召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二○二四年第一次会议
立足新起点谱写新篇章
山火救援后方涌动志愿红
​中国探月大幕再启 架起地月新“鹊桥”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