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枣庄学院扎实推进“班墨+”文化育人工程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28日   06 版)

    枣庄学院地处班墨故里,深受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熏陶、浸润。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枣庄“强工兴产、转型突围”战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扎实推进“班墨+”文化育人工程,助力枣庄打造“工匠之城”“工程师之城”,培育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一是构建多学科“班墨+”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现有艺术、人文、理工等学科的课程资源优势,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多学科融合的“班墨+”课程体系。引导各专业将班墨文化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创新创业环节,增加或开设班墨传统文化、匠心文化、工匠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和课程,凸显班墨文化和专业结合的“班墨+”多学科融合特色课程体系。加快班墨文化系列教材建设,依托枣庄班墨文化特色,以学校《墨子学刊》创办为契机,编写班墨文化系列自编教材。充分利用墨子研究院研究成果,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打造一批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内容精炼的班墨文化微课资源。

    二是拓展多特色“班墨+”课堂教学体系。突出班墨文化培育,积极拓展“班墨+”课堂教学渠道,聚焦德技兼修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引导专业教师在课程思政中融入班墨文化元素,增强班墨文化教学设计,加深学生对班墨文化的认识、理解和情感认同,让学生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更好地将班墨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班墨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感悟工匠精神背后的力量和故事,增强成为新时代大国工匠的责任感、使命感。

    三是构建多样化“班墨+”文化育人体系。积极承办卓越匠心文化论坛,充分利用墨子研究院、自然国学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与机构,组织开展班墨文化研究成果展、工匠精神大讲堂、“班墨”文化教育论坛、“班墨”文化征文大赛、“班墨”文化专题建设等多种形式活动,加强班墨文化宣传和教育,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帮助学生内化工匠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育人作用,打造以班墨文化为内容的道路、楼宇、文化长廊等校园景观,增建工匠祖师鲁班、中华科圣墨子、造车鼻祖奚仲等人物雕塑,并以鲁班、墨子、奚仲命名校内广场,加强以班墨精神为内核的文化熏陶,让学生深入地感受班墨文化的魅力。

    四是健全多层次“班墨+”实践活动体系。实施“精技强能”筑基工程,强化“班墨+”文化实践育人功能。将“班墨”文化与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科创竞赛、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融为一体,打造一批“班墨”品牌活动项目。团委、学生工作处等机构定期开展以班墨文化为主题的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鲁班锁拆装大赛、工艺品大赛等各类竞赛活动,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建设,打造一批班墨品牌活动项目。发挥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社团的积极作用,成立班墨科创小组、匠心文化活动指导中心,开展科研项目、组织科技活动、提供技术支持等,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在劳动教育、顶岗实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中融入班墨文化,弘扬班墨精神,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使班墨文化与学生成长成才有效贯通。

    五是打造“班墨+”卓越匠心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工匠学院建设步伐,引导各学院依托学科和专业特色,结合班墨文化、工匠精神文化内涵,建设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专业特色工匠学院,构建“班墨+”匠心文化与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融通机制。积极争取与区域工匠学院、领军企业、龙头行业等开展合作,推进匠心文化融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整合院校和企业优势资源,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中厚植墨子科学精神和班墨匠心文化。深化现代学徒制、实行师生入企教学模式,构建高水平现代产业学院,引进大国工匠、齐鲁大工匠、专家名师等顶尖技能人才来校授课。设立教育教学改革专项,鼓励教师积极开展班墨文化育人,把工匠精神融入“五导向一体系”工程人才培养机制,为打造区域高素质工匠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

    (信息来源:枣庄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28日 06 版

AI迎来能耗“大考”
金融向“新” 百余位专家为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言
防范大股东利用“假离婚”等绕道减持
图片新闻
枣庄学院扎实推进“班墨+”文化育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