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华东地区首个地下立体交通工程全线贯通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杭州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建成通车后,市民可通过四通八达的地下环路和隧道便捷出行,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图为该工程的后期方案规划。

    本报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超负荷运行、地面交通拥堵混乱等问题逐渐在一二线城市中显现。为此,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成为当下及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近日,由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十八局”)承建的杭州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地下环路)全线顺利贯通,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后续附属工程施工阶段。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项目团队施工覆盖地下环路及4条地面道路。”中铁十八局项目负责人李梓齐介绍,其中地下环路主线北至科技文化中心东西向规划道路、南至水乡北路以南,西至轨道交通5号线东侧,东至文化岛东沿,地下环路全长2.48公里。地面道路包含创明路、创景路、景兴路和水乡北路,全长约1.7公里。

    记者了解到,杭州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共设置3对地面出入口及3对地下直联出入口,11处地块衔接出入口,串联起周边大型商圈、住宅、公共人行步道和停车场。该项目是华东地区首个地下立体交通工程,也是杭州工程量最大的地下环路工程。

    李梓齐表示,自进场以来,项目团队采用分段、分区域“跳仓法”施工,以“多工序、多战线”进行布局。在施工期间,针对环路上跨地铁、下穿隧道和规划景观水系、长距离在地铁3号线与5号线区间旁侧并行、差异沉降控制要求高等难题,通过对特别保护区范围内的环路结构采用MJS加固隔离、在基坑施工常规监测外增加地铁保护监测,确保了两个涉铁主体工程和围护工程稳步推进,各项控制指标安全可控,地铁能够正常安全运营。

    同时,项目团队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通过变形缝及施工缝增加排水盲管、使用新型建筑蝴蝶扣件、侧墙与顶板一体浇筑、使用组合钢模板等措施,提升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助力项目降本增效。

    李梓齐透露,杭州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环路工程土建工程完成后,后期还将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成熟技术,以及三维动态GIS、视频结构化、北斗等新技术,全力打造华东区域首个“全息感知、深度融合、优化决策、协同控制、高效管理”的智慧环路系统及立体交通系统。

    记者获悉,科技文化中心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工程计划于今年7月底前基本完工。项目建成通车后,市民可通过四通八达的地下环路和隧道便捷出行,有效缓解地面交通拥堵问题。同时,它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地面噪声污染,提升地面景观及慢行友好环境,并为国内智慧城市地下道路建设树立新标杆。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加速车市“油转电”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打出“王炸”
为成渝发展插上“翅膀” 国航亮相第六届西洽会
华东地区首个地下立体交通工程全线贯通
上汽集团十年磨出新能源汽车“新七剑”
财报数据彰显发展后劲 “产品大年”助北汽蓝谷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