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上汽集团十年磨出新能源汽车“新七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销量分别达到112.3万辆、120.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4年增长280倍,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面向未来,上汽集团集聚全球研发资源,打造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七大技术底座”。

    “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换,智能低碳转型、建设汽车强国是业界的共同使命;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上汽集团将始终坚持与全球伙伴共建产业新格局,共享变革新机遇,共谱发展新篇章。”在近日举行的“向新十年 上汽集团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的这番发言掷地有声。

    支撑这一论述的有沉甸甸的销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汽新能源汽车销量、海外销量已分别达到112.3万辆、120.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较2014年增长280倍,规模位居全球行业头部阵营;海外销量较2014年增长13倍,连续8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

    同时,“领跑”的底气还来自于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在此次活动上,上汽集团正式发布面向“新赛道”的新一代底座技术。在固态电池、能量闭环、高效动力总成、智能底盘、全栈软件架构、全新电子架构等七大关键技术领域,上汽集团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加速推进创新技术的突破和应用。

    打造高速移动智能机器人,七大技术底座齐赋能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上汽集团时作出重要指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上汽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顺应时代变革、把握产业趋势,以自主创新为抓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践行‘科技上汽、品质上汽、责任上汽’,在电动智能网联新赛道上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陈虹在致辞中表示,基于“场景创造价值、软件定义汽车、数据决定体验”的发展趋势,上汽正在塑造从“芯片、操作系统、软件、运动控制系统、三电系统”到对应场景的整车集成能力和创新技术优势,打造全新“科技生命体”,向着“电动+智能+生态”的新汽车时代加速前行。

    据介绍,上汽集团集聚全球研发资源,打造了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七大技术底座”。上汽集团副总裁、总工程师祖似杰表示,第一代“技术底座”的量产应用,奠定了上汽参与新赛道市场竞争的技术基础,全面支撑自主品牌业务持续向上突破,并实现对合资企业的产品赋能。他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固态电池、智能车“中央大脑”、数字智慧底盘等最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应用,助推上汽“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据了解,围绕“新汽车”产品概念,上汽将整车系统性“解构”为“感知、云端超脑、大小脑及线控执行机构”,然后按照类智能人架构进行系统重构,把智能电动车打造成高速移动的智能机器人。

    其中,上汽零束科技已经明确了智能车云管端全栈架构的路线图,继2022年汽车行业首个智能车全栈技术解决方案——上汽零束银河全栈1.0推出以来,目前已持续进化至3.0版本。值得一提的是,上汽联手合作伙伴推出“生态域”,将手机等智能终端拓展成为智能车的一个域,OPPO、vivo、小米、华为和苹果等多个品牌的智能终端将接入银河全栈,实现从智能手机到智能电动汽车的极致智能体验。

    能量密度翻番终结焦虑,2026年全固态电池率先量产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给新能源汽车打造“更强劲的心”,上汽集团正在推进全固态电池在全球范围内的率先量产。不同于传统锂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性价比的特点。日、美、欧、韩、中都有企业布局十年之久。但全固态电池产业化的难度极大,不仅需要在材料科学、工艺装备上实现突破,而且无法承接现有锂电池产业链,需要培育全新的产业链条。

    据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介绍,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该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适用范围更广、物料成本更低。

    今年10月,搭载光年固态电池的智己L6将正式交付用户,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据透露,到2026年,上汽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交付量产,并完成样车测试,能量密度预计将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

    “上汽清陶组织了全固态电池量产联合体,涵盖研发、材料、设备、整车全链条关键主体。当全固态电池在量产达到1-2GWh规模时,即可比当前锂电池成本下降40%。”李峥表示,上汽清陶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开工,项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区,一期产能规划0.5GWh,预计2025年年底完工并实现生产下线。

    与此同时,上汽集团推出“星云”纯电专属系列化平台,将实现更大范围车型梯度的覆盖。在整车电耗上,全新星云平台“一度电续驶里程”将挑战实现行业领先的12公里目标,比现有水平提升超过30%。此外,全新“珠峰”机电一体化整车架构实现从“发动机为主驱”到“电机为主驱”,从“油混”到“电混”产品全覆盖;全新“星河”电氢一体化整车架构则聚焦氢燃料电池乘用车使用场景,首创增程型氢燃料电池乘用车架构方案;全新“蓝芯”混合动力总成在实测中跑出了1962公里的最大续航里程,百公里油耗仅有2.8L;全新“绿芯”电驱总成经过技术迭代性能进一步跃升,总成功率密度提升至4.4kW/kg。

    正如陈虹所说,10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跟跑”向“并跑”再到“领跑”的角色转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一组组数据,不仅记录了我国汽车产销量的变化,更见证了我国汽车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质量的跃升。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不足1.8万辆,而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60%,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13年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约40%,而2023年这一数字已达56%,首次超越外资品牌。

    “作为市场及创新的主体,10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整车和供应链企业以及卓越的企业家群体。他们是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发展的主力军,正是有了他们的接续奋斗,才有了中国汽车的全面崛起,上汽集团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总结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历史经验,谋划未来可持续健康发展之道,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尤为重要。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汽集团打造的“七大技术底座”,有望成为帮助中国汽车驰骋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新七剑”。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加速车市“油转电”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打出“王炸”
为成渝发展插上“翅膀” 国航亮相第六届西洽会
华东地区首个地下立体交通工程全线贯通
上汽集团十年磨出新能源汽车“新七剑”
财报数据彰显发展后劲 “产品大年”助北汽蓝谷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