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5月3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财报数据彰显发展后劲 “产品大年”助北汽蓝谷行稳致远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一边是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提升,零售渗透率和终端上险渗透率陆续突破50%;另一边则是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处于亏损阶段,能盈利的企业寥寥无几……今年1-5月,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销量与盈利能力“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对各家车企提出了更多考验。

    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蓝谷”)日前发布的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北汽蓝谷营业总收入为143.19亿元,同比增长50.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54亿元,同比减亏。同时,2023年北汽蓝谷累计销量为92172辆,同比增长84%,增长势头明显。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极狐全系产品销售3万辆,同比增长138%,在高端新能源车市场上升势头迅猛。

    “过去这几年,尤其是以极狐为载体的北汽新能源战略,实际上都在倒逼北汽向新能源方向加速转型。这个过程还是有些艰辛,但我们逐渐找到了方法和将来要走的路。”北汽新能源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富认为,随着智能化、生态化竞争集中爆发,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进入“下半场”,技术创新正在成为企业长期向上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

    “从结构上看,极狐汽车的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北京牌,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收益结构在逐步优化。”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宋军告诉记者,一般来说,高附加值、高客单价的产品越多,企业的收入就越高。极狐品牌的稳步增长证明,北汽蓝谷的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为未来盈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今年以来,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品牌推出优惠活动,持续开打“价格战”。同时,汽车行业也面临着技术革新的重大“关口”,这给不少车企的转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财报显示,北汽蓝谷一季度营收15.05亿元,同比呈下滑状态。

    “今年一季度的价格战导致汽车市场竞争秩序的剧烈波动,影响了不少企业的正常节奏,也冲击了企业的收益水平。一季度的销量、营收和净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估计除了几家头部车企,其他友商情况也都差不多。”张国富告诉记者,面对挑战,北汽蓝谷积极联动供应商伙伴、研发部门和采购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化解。从3月起,北汽蓝谷已呈现出恢复性增长态势。

    “任何一个新兴产业起步时,都需要经历高投入、低产出的起步阶段,然后行业逐步成熟,突破盈亏平衡点,进入到低投入高产出的收获期。”宋军透露,当前北汽蓝谷的现金流充足。截至2023年年底,该公司货币资金超50亿元。目前,有超过20家金融机构与北汽蓝谷稳定合作,授信额度达到200亿-300亿元。

    今年4月,北汽集团提出“以匠为心 科技赋能品质平权”的造车主张,并宣布以累计1000亿投资,在更智慧、更节能、更安全方面持续加码投资,持续创造源源不断的科技创新成果,带动品质提升,实现品质平权的价值主张。得益于北汽集团66年造车底蕴和15年新能源领域发展经验,北汽蓝谷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不久前,北汽蓝谷举行达尔文2.0技术品牌发布会,全面展示了面向新时代的技术体系。

    据了解,达尔文2.0技术体系综合包含了极光电池、极锋动力、灵韵底盘、灵智智能、极享座舱、极盾安全以及极净健康等多个尖端技术板块。作为达尔文2.0体系的全新搭载平台,北极星平台将承担起“C级及以上”中高端产品开发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将是北汽蓝谷的产品大年。除了与华为合作的享界S9备受各方关注,阿尔法S先行版、极狐汽车考拉、阿尔法S/T森林版、阿尔法T5、阿尔法S5等6款主力车型也蓄势待发。

    “如果上述产品矩阵能形成组合拳,共同开拓市场,极狐品牌接下来的销量增长将更加值得期待。”独立汽车分析师白德表示,目前汽车市场的竞争确实很“卷”,但在这个长跑赛道,技术、资金、营销缺一不可,“既有技术底蕴,又有客户思维的企业,才能跑到最后”。

    “即便是处在当下极度内卷的环境中,新能源车企也要坚定不移地保持住长期主义的战略定力。”张国富总结说,2023年,北汽蓝谷通过在技术研发、新品上市、渠道服务、结构调整的综合运营,实现了业绩的稳步增长。从2024年极狐品牌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公司在产品和业绩增长上仍然有信心。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远 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5月30日 08 版

加速车市“油转电”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打出“王炸”
为成渝发展插上“翅膀” 国航亮相第六届西洽会
华东地区首个地下立体交通工程全线贯通
上汽集团十年磨出新能源汽车“新七剑”
财报数据彰显发展后劲 “产品大年”助北汽蓝谷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