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瞄准未来产业 无锡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6月18日   06 版)

    1000米以下的飞行区域被称为低空空域,这里都能做什么?日前,在江苏省无锡市的无锡丁蜀机场,道尼尔海翼有限公司制造的DS-2C水陆两栖轻型运动飞机,正在进行试飞测试。

    为何致力于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发?道尼尔海翼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一切都是“恰逢其时”。无锡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无锡丁蜀航空工业技术发展中心与无锡丁蜀机场等配套设施的完善,让企业坚定了投身低空经济的信心。

    近年来,无锡因地制宜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聚焦低空经济、无人驾驶、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方面,不断开辟新赛道,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探索应用新场景

    从无锡高新区宝龙广场到梁溪区的中山路,丰翼科技无锡项目负责人武亚成和同事们操作着无人机,为市民们配送快递。这台配备8个旋翼的无人机平均时速50公里,最高可运送10公斤的重物。

    自今年4月常态化运行以来,武亚成与他的无人机每天都要执行6次飞行任务。“一次大约12分钟,比开车节省一半时间。”在武亚成看来,运用无人机配送并打造常态化运营航线已成现实。

    日前,无锡市出台《无锡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形成以宜兴丁蜀低空经济产业园、梁溪科技城等试点片区为支撑,以传统通用航空、无人驾驶航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集研发制造、商业应用、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四位一体”的低空经济协同发展体系。

    除低空经济外,智能驾驶也是无锡打造应用新场景的“关键词”。在无锡经开区,无锡市车城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秋与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一起搭乘该公司生产的无人驾驶小巴。在车上,他向记者介绍起小巴里的“黑科技”。

    原来,这些小巴搭载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等设备,行驶过程中探查200米范围内的路况并进行提前反应。陈秋说,目前,无人驾驶微循环小巴正式面向经开区居民实现常态化运营,至今已开通10条固定线路。市民通过小程序就能预约乘车,十分方便。

    无锡市智驾运营服务中心是全国首个市级层面的一站式服务中心,该中心目前涵盖1个一站式服务中心、1个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1个远程控制调度中心,既能监管全市自动驾驶车辆的运行数据,也可为相关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

    瞄准未来产业

    一家拥有各类自主知识产权60余项、主营声表滤波器及特种晶振模块等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为何落户锡山区?中微龙图电子科技无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梁表示,公司所在的锡山科创园云集了多家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公司,区域内长三角工业芯谷的崛起更为产业生态构建提供了强大助力。

    半导体产业在锡山已成集聚效应。产业政策精准落实到位,为中微龙图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王梁带领同事们建成万级、千级、百级净化间。“这里充满合作与机遇。”王梁说。

    此外,长三角集成电路工业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在集成电路关键技术赛道上的创新实践,是锡山科技创新和产业引领的一个典型缩影。该中心以制造业对集成电路的应用需求为出发点,着力孵化更多“高精尖”项目,做优、做精、做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目标是打造江苏省乃至长三角地区“应用牵引、资源整合”的自主可控工业芯片供应链平台。

    从传统产业走向未来,到未来科技成为现实,无锡因地制宜,打造出一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无锡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无锡科创企业提质扩面,梯队规模持续壮大,研发能力持续增强;科创平台提档升级,高品质科创空间、高能级创新平台、高质量孵育载体均在增多;科创资源提速集聚,院校、优质研发团队等加速对接;科创生态提优向好,科技政策体系、科技金融体系等不断健全。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18日 06 版

飞行汽车离我们有多远
A股IPO生态重塑 “硬科技”企业将成下半年上市主力
瞄准未来产业 无锡打造新质生产力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