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石崖车站的渊源要追溯到1974年。青石崖车站由于自然和生活条件极度艰苦,1974年前并没有人在车站住宿,夜晚有突发情况很难及时赶到处理。当时组织上希望由优秀共青团员骨干进驻青石崖车站,通过典型教育引导更多青年扎根山区,建功立业。段团委书记找我谈话说:“小苑,青石崖车站准备建立青年车站,组织认为你比较合适……”当时我23岁,下过乡,也没有结婚,去青石崖车站无非就是回家远了,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虽然知道青石崖车站条件差,但当时一心只想着不能辜负组织信任,也没考虑那么多,就这样去了。当时青石崖车站很多职工都不会做饭,周围荒无人烟,买粮买菜都要去37.7公里外的宝鸡,吃饭成了最大的问题。我们老站长千方百计做工作,从观音山车站请来了一个退休老职工家属给我们做饭,解决了做饭“技术”层面的难题。
我们利用休班时间步行去11.67公里外的观音山买粮。因为买得多,一般都三四个人一起。回程路上,每个人需要背将近100斤粮食,爬上100多级台阶到观音山站站台,再坐车回青石崖车站,经常回来的时候腿都累得打颤。
没有菜,我们就坐火车去宝鸡采购。菜不像粮食容易储存,一次也不敢买太多。为了保障职工的蔬菜供应,老站长大手一挥:自己种菜!于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战斗”正式打响了。
车站周围都是石头山,我们到处找能够种菜的土地。找好地方后,我们拿着镰刀、镐子开荒,终于挖出来三四块地。石头山土地贫瘠,只能种土豆,我们自己沤肥,一点点运到开荒地里,就这样才收获了点土豆改善生活。有一次,段团委在青石崖车站开会,参会者每人带来了一包土作为礼物。这对我们是一个启发,之后我们休班回来都从家里带土来,积少成多,就这样开辟出来了一块小菜园,才解决了蔬菜供应问题。
当时车站用的水是从山上引的泉水,管道年久失修,我们就自己动手改造,利用休班时间把管道一点点挖出来,重新铺设了一根管道。但是冬天太冷会把管子冻住,我们仍然需要去山上挑水回来。
面对艰苦的环境,尤其是年轻人还面临谈恋爱、找对象的终身大事,有人动摇过,有人打退堂鼓。我们就一个个做工作,段领导也来车站和青年促膝谈心,同时也用榜样来引领激励青年。
老站长谢宗友是我们身边最好的榜样。为了支援宝成铁路建设,他从大东北来到大西北,从1958年宝成铁路通车,他就一直在秦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从来不讲条件。我也利用休班的时间组织大家学习,《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书籍我们都反反复复读了好几遍。慢慢地,大家的思想就发生了变化,后来只剩下一个念头,绝对不能辜负组织的信任。
青石崖车站生活很单调,收音机信号会受到接触网和高压线干扰,根本听不清。报纸、文件也都是三五天后才能收到。为了让大家生活丰富些,夏天晚上我组织大家在站台上唱歌跳舞,搞小型的“音乐会”。我还向段上申请了乒乓球桌,焊了单双杠,大家通过文体活动来丰富业余生活,凝聚力越来越强,“家”的味道也越来越浓。团支部还组织大家学业务,开展“学规对规”和岗位练兵活动,没事坐一起就互相提问。在老师傅的传帮带下,我们很快通过了定职考试。尽管也遇到过各种险情,但最后都安全平稳解决了。
青石崖车站两组道岔分别在隧道里,雨季的时候会积水生锈,冬天还会结冰,这样道岔就扳不动了,会直接影响行车组织和行车安全。我们就去实地找问题,最后发现根源是道岔底下的滑床板不光滑、不平导致积水造成的。我们组织立项攻关,带着大家一起动手打磨滑床板,用榔头把两组道岔的滑床板一点点敲平,用砂轮打磨得光亮光亮的,再涂上油,它就不生锈,也不容易结冰了。后来,青石崖的滑床板成了全段最亮的。
青石崖车站的时光是我人生中难得的经历,磨炼了意志,锤炼了作风,增长了才干,也为我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这一生经历的都是收获,包括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年轻的朋友们,一定要努力,要步履不停地努力向前啊!
(杨逸杰 整理)
苑顺亭 (青石崖站首任团支部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