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4年09月2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古都北京青年文化创意正拔节生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4年09月24日   03 版)

    9月19日至21日,以“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为年度主题的2024北京文化论坛如约而至。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都,正着力搭建各具特色的文化新空间、培育文化服务新业态,为青年一代提供文化创意的深厚土壤,焕新城市生活,绽放时代光彩与活力。

    文化新业态“焕新”城市生活

    走进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首创·郎园Station,仿佛进入一个时代印记与潮流时尚交织的文化新世界。园区的前身是北京纺织仓库,始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2019年起,园区开始进行改造更新:原本陈旧的红砖仓库,变身为充满历史印记的咖啡店、买手店;用于运输纺织品的火车轨道和站台,变成独具特色的文创店、餐馆和文化会客厅,还新增了城市书房、小剧场、私人画廊……在这里,北京文化新业态正拔节生长。

    你能在这里发现科技赋能文化创意的新触角。首创·郎园Station聚集了超过国内60%市场份额的影视后期制作企业,创新探索AIGC视听产业服务,《流浪地球》《三体》《消失的她》《抓娃娃》等影片的后期制作,均诞生于该片区。

    “首创·郎园Station每年举办超300场文化活动。”首创郎园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春燕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我们努力把各项文化内容供给做到最好,让优质文化资源不仅出现在高雅的大剧院,还能下沉,走到河边、广场,和青年人零距离接触。”

    在隆福寺,红墙金瓦的古建筑内陈列着国际化艺术展,古老的厂房与国潮文创市集相得益彰。9月中旬,“时代的回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东城区红色记忆非遗展”在隆福寺二期开幕,人们可以通过AR(增强现实)和VR(虚拟现实)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魅力,沉浸式感受“古今相拥”的文化创意烟火气。

    丰富的文化消费活动,还在为人们的城市生活“焕新”。位于北京老城区的老会馆也变身现代演艺新空间,北京推出文艺院团演出进会馆等一系列举措,让年轻人在老建筑中感受传统戏曲风韵。

    城市为年轻人提供文化创意新土壤

    9月初,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论坛的公益戏剧课上,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研究生柯煜臻,在乌拉圭科里奥利剧团的指导下,尝试操纵手中用牛皮纸捏成的木偶,现场演绎一段即兴木偶剧。“虽然我们的语言不相通,但操纵木偶时,它所传达的情感能够冲破语言的障碍,给我们带来艺术的感动。”柯煜臻说。

    北京文化论坛上,创新实施“‘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被列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2023年度十件大事”之一。今年,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全面铺开,包含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七大活动。金刺猬大学生戏剧季暨校园原创文化精品展演项目,是“文艺行”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开展大学生优秀戏剧征集评选、优秀作品展演巡演等活动,今年的戏剧季首次推出大学生戏剧论坛,通过大师戏剧课、公益参观、剧本朗读、公益观剧和高校剧社交流等活动,鼓励年轻人自创、自编、自演。

    “高校剧社交流中,老师们给了一些专业建议,很合乎我们高校的情况。”澳门大学戏剧社指导老师黎哲第一次到北京参与“京津冀三地大学生剧社交流活动”,她对记者说,“我们希望用专业的角度和理论知识,帮助同学打开视野,‘玩’好戏剧。”

    “参与戏剧活动让我接触到了不一样的艺术形式,也让我看到了创意的多种可能。”柯煜臻觉得,参与金刺猬大学生戏剧论坛,和国外剧团交流,能够拓宽自己想象力的边界,也是北京这座城市带给自己的“文化宝藏”。

    “城市的发展能为年轻人文化创新提供最好的土壤。在一个个大型文化事件和活动的背后,充满了年轻人创作和成长的机会。”在北京文化论坛上,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总监、黑弓BLACKBOW创始人王志鸥表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国际化大都市,需要让更多年轻人用当下的语言、创新的方式,把中国的文化故事讲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9月24日 03 版

文化“活”了 文化“火”了
中国魅力 全球想象
古都北京青年文化创意正拔节生长
中国影视为何能在世界舞台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