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晚,2024“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大思政课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南开大学举行。在活动现场,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和创校校长张伯苓的数字人形象开展跨时空对话,带领全场重问重答“爱国三问”。
在现场师生洪亮的“愿祖国繁荣昌盛”声中,一节生动的大思政课在线上线下展开了。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与师生的交流中,用这一比喻指出了引导青年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性。今年,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思想如同初生的幼苗,需要思政课补钙壮骨、固本培元。
近些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推进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从课堂内到课堂外,从校园里到大社会,“如何把思政课上好”“如何让思政课内容入脑入心”的尝试随处可见。
建设“大课程”
“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
这份底气首先来自思政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在2019年前,面向本专科生已经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必修课。2019年起,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所在高校(37所)试点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2020年起,有条件的高校新增了“四史”类选择性必修课。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全国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
为使思政课发展环境和整体条件得到重塑,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出台30余份制度文件和规划方案,遴选建设48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含培育),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2年的130余所发展到2024年的1929所,近5年,各级财政对思政课建设累计投入45.5亿元、各高校累计投入62.8亿元。思政课切实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第一课程”。
另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统编教材于2023年8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发行,在全国高校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于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投入使用,统编教材、读本相互补充,构建起更为坚实的新时代铸魂育人教材体系。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
“说到故宫,你想到了什么?”不久前,中国人民大学与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物局,联合30余家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牵头单位,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示范展示活动,3名来自小学、中学、大学不同学段的教师,共同以“在故宫读懂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主题进行了示范教学。
3个学段、3名教师、3群学生,完全不同但又相互牵连的教学,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推进着同一个主题。
思政课还可以这样上!这是近年来各级各类学校大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动缩影。
几年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为了让更多青年学生在思政课堂上“抬起头”,一些青年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剪辑视频、搜寻各种案例,甚至有的老师在课堂上唱起了歌跳起了舞,最初,学生们的“抬头率”确实提高了,但是靠“花活儿”拉起的抬头率很快就没有了后劲。
“很多学生在思政课上是要寻找答案的,不仅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还有一些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因此,很多学生会提出尖锐敏感的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了才能把学生真正拉住。今年秋季学期,学校还专门为我们每个思政课教师配发了《大学生思想热点面对面》通俗读物,这本书直面大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和思想困惑,帮助我们更好地在思政课堂上为学生答疑解惑,解开他们思想上的‘疙瘩’。”一名年轻老师说。
近些年,不少高校成立了思政课建设领导小组,书记、校长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听课讲课、联系思政课教师。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牵头讲授“院士思政课”,学生们盛赞“这是思政课应有的样子”。
另外,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了解到,北京创新了高校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工作机制,第一时间指导思政课教师将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融入思政课;高标准建设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库;组织知名专家集中攻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和网络热点问题,指导青年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更好地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打造“大课堂”
“党的创新理论是真善美的种子,进入到学生心田当中,一定要通过课堂微观教学加以呈现。”不久前,第四届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召开,来自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发展研究院的副院长宗爱东说。
课堂是思政课最有力的抓手。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芳在这次研讨会上分享了一个例子。
石芳介绍,道德与法治小学五年级下册有一课是《改革创新谋发展》,老师第一次讲这个课的时候一上来就问了学生3个问题:“大家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我国发展当中的重要地位吗?”“有人知道小岗村的故事吗?”“深圳为什么从小渔村发展成现代化的大都市呢?”面对这几个问题,孩子们或低头或摇头,没有人能回答。
面对孩子们的沉默,老师的课无法继续。“后来老师反思:是自己对这个学段孩子的认知水平没有充分的了解,于是对教学内容前后进行了9次调整。”石芳说。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了必答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正式提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不过,思政课的课堂并不仅仅局限在校园内、教室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
思政课的资源不仅是书本教材,“大课堂”和“大教材”,讲述着国家发生的历史巨变。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地之子·望而远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参观了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考察的华夏文旅集团生态修复项目。实践团一名同学表示:“起步于威海市的一片采石场废墟,十几年的时间,开展一场愚公移山式艰苦卓绝的修山造林,将矿坑废墟变成了绿水青山。此行一路的美好景色,让我深刻地将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理念内化于心。”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当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时,思政教育的课堂就遍布大江南北。
这样做的效果是显著的。
教育部数据显示,近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就业人数从130.3万增至180余万,到县以下单位就业比例从16.9%增至23.7%,征兵总量中,大学生占比从73.1%增至87.6%。
塑造“大先生”
今年年初,在北京市政协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开幕式现场,有10位特殊的旁听者,他们是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代表。
活动现场,首都师范大学新上岗的思政课教师郭明通过vlog形式记录自己参与此次活动的所见所感:“过去给同学们讲我们国家的政治协商制度,主要是通过教材、新闻搜集教学素材,这次听说我能到会议现场旁听,同学们都很兴奋,给我留了很多‘作业’,我要珍惜这次难得的备课机会,用咱们首都的实践,讲好协商民主制度的活力和魅力。”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城南书院校区)考察时指出,学校要立德树人,教师要当好大先生,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更要上好思政课,教育引导学生明德知耻,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有了丰富的课程,有了宽广的课堂,上好思政课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师了。
为解决思政课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问题,党的十八大之后,中央文件多次明确师生比配备标准,并纳入各级巡视巡察、挂牌督办落实。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2年至2024年,全国高校思政课专职教师从3.7万人增至11.3万人、增长199%,高校辅导员从14.2万人增至26.4万人、增长86%;中小学(含中职)思政课教师从54.4万人增至73.2万人、增长34.5%,小学、初中、高中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率分别达到66%、95%、100%。另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从2012年的35个增至2024年的109个,已有408所高校设立本科专业,“国家关键领域战略人才储备招生计划”单设招生指标,本硕博在校生超过13万人。
教师队伍培训也实现了常态化全覆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举办高校思政课骨干教师研修班88期、培训8000余人;依托80余个高校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研修基地(中心),培训150万人次,组织海外研修600余人次。近5年,各省级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含中职)思政课教师培训5440场次,累计培训74.6万人次。
我国思政队伍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争做“大先生”、教“大学问”、育“大英才”的局面已经形成。
一个又一个思政老师从“教师”到“人师”再到“大先生”,他们不仅因自己渊博的知识受到了学生们的尊重,同时也在用行动影响和带动着学生。一位老师的力量也许是渺小的,但是成百上千老师的力量汇聚一起时,将成为民族的力量。
正如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教师高度在不久前举行的“第六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上所说的那样:“从我学习舞蹈到今天已经50年,一个人能有多少个50年啊。感谢这个时代,赋予了你我更多丰富的经验和充足的养分。虽然我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师,能量很小,但是当无数的‘小我’汇聚到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大我’,那便是璀璨的星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