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病例289例,感染病例57944例,这是今年8月我国肺结核的新发病例情况,在我国所有法定传染病中,肺结核的死亡病例数位列第三,仅次于大家比较熟悉的艾滋病和肝炎。肺结核也被称为肺痨,在不少人的观念里,肺痨已经远离现代生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传染病,自有人类就有结核病。”这是中国疾控中心官方网站对结核病的描述。9月28日-29日召开的中国防痨协会第35届全国学术大会(以下简称“中国防痨大会”)上,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结核病防治规划司司长特丽莎·卡萨耶娃(Tereza Kasaeva)博士介绍,2022年,世界范围内的登记结核病患者为750万例(83%为肺结核),这是世卫组织自1995年开始全球结核病监测以来的最高数字。
“结核病对每个国家都造成影响,但是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中的影响更大。全球超过85%的结核病新发病例出现在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特丽莎·卡萨耶娃博士说。中国结核负担居全球第三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2022年,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为52/100000。中国疾控中心统计发现,我国肺结核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约占43%。“老龄化程度加深,也给实现终止结核病流行的策略目标带来巨大挑战。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从2010年的13%上升到2021年的19%,估计2040年将达到28%。老年人口的增加,给中国结核病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防痨杂志》2024年9月发表的文章中写道。
老年人是肺结核的高危人群,在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肺结核带来的威胁不容小觑——这是多位与会专家的共识。浙江的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2023年的人口结构为例,浙江省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26.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07个百分点。近十多年来,浙江省肺结核发病率在逐年下降,已经进入了全国中低水平,与此同时,老年患者的占比却在不断提升。据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所测算,0-19岁、20-39岁、40-59岁和大于60岁的年龄组中,年龄结构对肺结核病例数增加的贡献分别为-1.92%、-1.69%、3.28%和10.6%。相较于其他年龄组人群,60岁及以上人群的年龄结构,对肺结核病例数的增长作用呈波动上升趋势。
和浙江一样,上海也遇到了因人口老龄化严重而产生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占比上升的情况。2018年,上海市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占发病人数的比例低于25%,2023年上升到35%。
记者在中国防痨大会上获悉,目前,我国西部地区肺结核发病情况较重,2023年,全国有223个县报告发病率超过100/100000,多数分布在西部省份。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好的省份,不过其肺结核流行趋势也表现得和全国类似,省内肺结核发病率高的地方位于西部山区。
浙江和上海面对老年肺结核患者占比增多的问题,都选择了同样的方法:主动筛查。“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联合长三角地区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对肺结核高负担地区的重点人群开展多轮连续的主动筛查,可有效降低未来结核病发病率。并且,不同重点人群不同筛查轮次的作用各不相同,对老年人筛查效益较高。
位于浙江西省部的衢州市,于2020年启动对农村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的肺结核筛查,具体方法是居民健康体检和胸部X光片相结合。每名村民的筛查费用是55元,包括胸片检查的费用和疑似肺结核诊断检查费用,费用由政府承担。
衢州市的这项筛查工作持续了3年。2020年,从187604名老年人中查出了174名肺结核患者;2021年,从211628名老年人中查出了194名肺结核患者;2022年,从235062名老年人中查出了216名肺结核患者。
这些筛查出来的肺结核患者超七成没有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没有症状的结核病患者也具有传染性。目前,我国发现肺结核患者的主要方法是患者出现症状以后去医院就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赵雁林在大会报告中提到,研究显示:结核病50%-70%的传播发生在诊断之前。因此,如果能在肺结核患者就诊前,通过主动筛查早期发现他们,就可以有效阻断其50%-70%的传播。
除了肺结核以外,老年人也是其他传染病的高危人群。目前,我国法定传染病的死亡病例主要集中在肺结核、艾滋病和肝炎。上海在社区对老年人做肺结核筛查时,也探索开展艾滋病和肝炎的联合筛查。在此基础上,依托新建成的社区慢性病健康管理支持中心,探索开展这几类慢性传染病的风险评估和早期筛查。此外,还创新建设了医防融合门诊,融合了结核病预防性治疗门诊、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丙肝社区诊疗门诊。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和艾滋病防治所结核病防治科主任陈静在大会上说,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整合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功能,旨在建成“医防融合”慢性疾病综合防治管理服务体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