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牵挂叫做家
栗清亚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3日 07版)
之前我很少问自己,家,是什么?家乡,之于我意味着什么?
年少时,我一直都渴望远离家乡,去看一看外边的世界,因为我总认为,家一直都在,家乡一直不变。可越长大越发现,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归去时,家乡早已变了模样,留在记忆中孩童时期的家乡也只能在梦中再次见到。
有种牵挂,是家里饭菜的味道,简单温馨,无可替代;是家乡方言里伴随着长大且刻入骨髓的乡音,朴素而熟悉,充盈耳畔;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幕幕场景,一段段回忆,零碎而清晰,魂牵梦萦;是离开后时刻想念的家的韵味,抬头望月,低头思乡。
家之味,炊烟袅袅,落日天涯。
漂泊在外,饕餮盛宴,最不能忘却的仍是家乡菜,这才是舌尖上最美味的食物。回家后,简单的一顿家常饭,可以让我们心静下来,享受这份温馨与幸福。家里一顿普通的饭菜,便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家的味道,是从一出生就陪伴我们的味道。从幼时开始,承载了整个童年,陪伴我们长大。几个淘气的孩子爬到倾斜的槐树上摘下大把槐花,含在嘴里,是甘甜芬芳的味道;捧在手心里的菜窝窝,总是幻想着自己是战士,是梦幻的味道;冬日里的小米红薯粥,冒着腾腾热气,是温暖的味道;除夕晚上,围坐在圆桌旁,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听着远处的鞭炮声,看着春晚,是团圆的味道;离家许久后归去,父母准备各式各样的饭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是幸福的味道。家的味道千万种,总是藏在记忆最深处。
儿时放学后总喜欢和小伙伴在外边玩耍,等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时,总能听到奶奶呼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于是,拍掉身上的尘土,循着那抹炊烟归去。“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长大后离开家,见证了无数次夕阳西下,然而极目望去,只有高楼耸立,却不见炊烟袅袅起。
家之音,聒碎乡心,寻觅乡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是思乡的孤独人;“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溢出的乡情在天宇中飘荡。这都是游子思乡的心声,句句敲在我的心头。乡音是李白半夜听到的折柳曲,引起故园情,亦是纳兰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风雪声中觅乡音。
小学放学后和小伙伴手拉着手,唱着“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蹦蹦跳跳踩着影子回家,歌声伴随着欢笑声,飘荡在小巷里。中学暑假的雨天,雨滴洒落屋檐发出滴答声,总是喜欢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望着雨滴落在地面溅起的水花发呆。大学回到家中,夜晚躺在床上,听着钟表走动发出的滴答声和整点时敲响的钟声,想着是有多久没有听到凌晨的鸡鸣和狗吠了。
家之音难忘,乡之音难寻,都是停留在记忆中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小时候投掷沙包和跳皮筋的声音,是少年时翻阅书籍和写作业的声音,是长大后离家、回家路上火车行驶的声音和行李箱滚轮摩擦地面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火车站父亲送别和等待的身影。
暂别家乡,远赴他乡求学,总是在冷冷清清的陌生他乡寻寻觅觅,寻到的似乡音,却不是乡音。
家之景,零零碎碎,魂牵梦萦。
之前一直住在父母结婚时建造的房子里,直到大学后搬了新家,但是对旧家的印象深入骨髓。红砖瓦,低矮墙,圆木的梁和椽子,院子里的枣树和一畦蔬菜,一口老井,门前扬尘的土路,房后堆砌的柴火……零零碎碎,点点滴滴,魂牵梦萦。
外出求学十余载,离家多年,家里的一切都记得异常清晰,就像通往回家的路,曲折蜿蜒,但一直深深印在脑海中。
春天,村口河堤旁的一排垂柳吐露新芽,似乎低声呢喃,轻抚着河面,带来春天的消息。夏天的小院总是很热闹,白天泡桐树上持续不断地传来蝉鸣声,雨后的夜晚时不时听到此起彼伏的蛙叫,深夜里偶尔响起的犬吠声,黎明前的鸡鸣声唤醒沉睡的村庄,勤劳的乡亲们趁着清晨天气凉爽,天蒙蒙亮便扛着农具下地干活。秋天,总是充盈着忙碌,忙碌着收获,摘棉花,收大豆、高粱、花生、芝麻,再后来一部分地块改种葡萄,看着紫色的葡萄散发出诱人的香甜,似乎一天的劳累瞬间消散了。冬天,梅花正俏,鹅毛大雪中和姐姐、妹妹一起奔跑嬉戏,打雪仗、堆雪人、唱着跑调的歌曲,冻得瑟瑟发抖后跑回屋中,围在火炉旁烤手,顺便烤个红薯,香喷喷,甜丝丝。
外面大千世界,或熟悉或陌生,陌生的地方待了一段时间,会慢慢熟悉;熟悉的地方,离开许久,总会变得越来越陌生。然而,无论我们离家多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记忆犹新,出现在午夜梦里,回旋于脑海中,停留在记忆深处。
家之韵,日暮乡关,近乡情怯。
家,是神奇的地方,总是时刻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产生“不如归去”的冲动。崔颢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之问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在离开家乡多年后,才理解其中的深意。或者他们对家的牵挂,源于家乡的魅力与韵味。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份心安便是家。离开家再远再久,对家始终充满着牵挂与思念,而回到家后的身心放松,是心安,是依赖,是寄托。
有一篇文章说,“没有父母的家乡只是他乡,没有父母的家,只能称之为空房子,最终我们都成了家乡的过客。”家乡的过客?是呀,最终我们也成了家乡的过客。曾经出生的地方,承载了童年所有欢声笑语的地方,那个陪伴我们长大的地方,终是以我们的离开成全了我们。外出求学后,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回家只能称之为小住几天。若干年后,我们会在另一个地方,另一座城市,拥有一个新的家,从此家乡变他乡。归来,家乡早已变了模样,老树变楼房。再看看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地方,恍惚间是否有了过客的感觉?
最后的最后,家乡变他乡,我们成了家乡的过客,总觉得充满了伤感,却又不能否认这就是事实。所以,趁着年轻,趁着家乡的模样还未发生太大变化,趁着我们的记忆还清晰,早点回家,多回家看看,让心中的这份牵挂变得更牢固。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不变的是家的牵挂,这份家的牵挂,是亲情的牵挂,是成长的牵挂,是记忆的牵挂,是心中永远的牵挂。
总有一种味道让我们怀念,这是家的味道;总有一种声音亲切熟悉,这是家的声音;总有一抹景色藏在记忆深处,这是家乡的景致;总有一种韵味我们难以忘怀,这是家的韵味。总有一种牵挂,指引我们回家的路,这种牵挂就叫做家。
栗清亚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博士生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1月13日 07版
之前我很少问自己,家,是什么?家乡,之于我意味着什么?
年少时,我一直都渴望远离家乡,去看一看外边的世界,因为我总认为,家一直都在,家乡一直不变。可越长大越发现,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归去时,家乡早已变了模样,留在记忆中孩童时期的家乡也只能在梦中再次见到。
有种牵挂,是家里饭菜的味道,简单温馨,无可替代;是家乡方言里伴随着长大且刻入骨髓的乡音,朴素而熟悉,充盈耳畔;是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幕幕场景,一段段回忆,零碎而清晰,魂牵梦萦;是离开后时刻想念的家的韵味,抬头望月,低头思乡。
家之味,炊烟袅袅,落日天涯。
漂泊在外,饕餮盛宴,最不能忘却的仍是家乡菜,这才是舌尖上最美味的食物。回家后,简单的一顿家常饭,可以让我们心静下来,享受这份温馨与幸福。家里一顿普通的饭菜,便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家的味道,是从一出生就陪伴我们的味道。从幼时开始,承载了整个童年,陪伴我们长大。几个淘气的孩子爬到倾斜的槐树上摘下大把槐花,含在嘴里,是甘甜芬芳的味道;捧在手心里的菜窝窝,总是幻想着自己是战士,是梦幻的味道;冬日里的小米红薯粥,冒着腾腾热气,是温暖的味道;除夕晚上,围坐在圆桌旁,吃着香喷喷的饺子,听着远处的鞭炮声,看着春晚,是团圆的味道;离家许久后归去,父母准备各式各样的饭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是幸福的味道。家的味道千万种,总是藏在记忆最深处。
儿时放学后总喜欢和小伙伴在外边玩耍,等到夕阳西下,炊烟袅袅升起时,总能听到奶奶呼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于是,拍掉身上的尘土,循着那抹炊烟归去。“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长大后离开家,见证了无数次夕阳西下,然而极目望去,只有高楼耸立,却不见炊烟袅袅起。
家之音,聒碎乡心,寻觅乡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的月是故乡明;“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马戴是思乡的孤独人;“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溢出的乡情在天宇中飘荡。这都是游子思乡的心声,句句敲在我的心头。乡音是李白半夜听到的折柳曲,引起故园情,亦是纳兰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在风雪声中觅乡音。
小学放学后和小伙伴手拉着手,唱着“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蹦蹦跳跳踩着影子回家,歌声伴随着欢笑声,飘荡在小巷里。中学暑假的雨天,雨滴洒落屋檐发出滴答声,总是喜欢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望着雨滴落在地面溅起的水花发呆。大学回到家中,夜晚躺在床上,听着钟表走动发出的滴答声和整点时敲响的钟声,想着是有多久没有听到凌晨的鸡鸣和狗吠了。
家之音难忘,乡之音难寻,都是停留在记忆中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小时候投掷沙包和跳皮筋的声音,是少年时翻阅书籍和写作业的声音,是长大后离家、回家路上火车行驶的声音和行李箱滚轮摩擦地面的声音,伴随着的还有火车站父亲送别和等待的身影。
暂别家乡,远赴他乡求学,总是在冷冷清清的陌生他乡寻寻觅觅,寻到的似乡音,却不是乡音。
家之景,零零碎碎,魂牵梦萦。
之前一直住在父母结婚时建造的房子里,直到大学后搬了新家,但是对旧家的印象深入骨髓。红砖瓦,低矮墙,圆木的梁和椽子,院子里的枣树和一畦蔬菜,一口老井,门前扬尘的土路,房后堆砌的柴火……零零碎碎,点点滴滴,魂牵梦萦。
外出求学十余载,离家多年,家里的一切都记得异常清晰,就像通往回家的路,曲折蜿蜒,但一直深深印在脑海中。
春天,村口河堤旁的一排垂柳吐露新芽,似乎低声呢喃,轻抚着河面,带来春天的消息。夏天的小院总是很热闹,白天泡桐树上持续不断地传来蝉鸣声,雨后的夜晚时不时听到此起彼伏的蛙叫,深夜里偶尔响起的犬吠声,黎明前的鸡鸣声唤醒沉睡的村庄,勤劳的乡亲们趁着清晨天气凉爽,天蒙蒙亮便扛着农具下地干活。秋天,总是充盈着忙碌,忙碌着收获,摘棉花,收大豆、高粱、花生、芝麻,再后来一部分地块改种葡萄,看着紫色的葡萄散发出诱人的香甜,似乎一天的劳累瞬间消散了。冬天,梅花正俏,鹅毛大雪中和姐姐、妹妹一起奔跑嬉戏,打雪仗、堆雪人、唱着跑调的歌曲,冻得瑟瑟发抖后跑回屋中,围在火炉旁烤手,顺便烤个红薯,香喷喷,甜丝丝。
外面大千世界,或熟悉或陌生,陌生的地方待了一段时间,会慢慢熟悉;熟悉的地方,离开许久,总会变得越来越陌生。然而,无论我们离家多久,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记忆犹新,出现在午夜梦里,回旋于脑海中,停留在记忆深处。
家之韵,日暮乡关,近乡情怯。
家,是神奇的地方,总是时刻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产生“不如归去”的冲动。崔颢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宋之问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终于在离开家乡多年后,才理解其中的深意。或者他们对家的牵挂,源于家乡的魅力与韵味。
“此心安处是吾乡”,这份心安便是家。离开家再远再久,对家始终充满着牵挂与思念,而回到家后的身心放松,是心安,是依赖,是寄托。
有一篇文章说,“没有父母的家乡只是他乡,没有父母的家,只能称之为空房子,最终我们都成了家乡的过客。”家乡的过客?是呀,最终我们也成了家乡的过客。曾经出生的地方,承载了童年所有欢声笑语的地方,那个陪伴我们长大的地方,终是以我们的离开成全了我们。外出求学后,回家的日子越来越少,回家只能称之为小住几天。若干年后,我们会在另一个地方,另一座城市,拥有一个新的家,从此家乡变他乡。归来,家乡早已变了模样,老树变楼房。再看看承载了无数回忆的地方,恍惚间是否有了过客的感觉?
最后的最后,家乡变他乡,我们成了家乡的过客,总觉得充满了伤感,却又不能否认这就是事实。所以,趁着年轻,趁着家乡的模样还未发生太大变化,趁着我们的记忆还清晰,早点回家,多回家看看,让心中的这份牵挂变得更牢固。
人生百态酸甜苦辣,不变的是家的牵挂,这份家的牵挂,是亲情的牵挂,是成长的牵挂,是记忆的牵挂,是心中永远的牵挂。
总有一种味道让我们怀念,这是家的味道;总有一种声音亲切熟悉,这是家的声音;总有一抹景色藏在记忆深处,这是家乡的景致;总有一种韵味我们难以忘怀,这是家的韵味。总有一种牵挂,指引我们回家的路,这种牵挂就叫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