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从没放弃关于末日的想象,最容易浮现脑海的镜头便是:有一天,某个倒霉的小行星撞向了地球。
“虽然好莱坞已经展示了许多妨碍上述亲密接触的方法,但除了我们,目前还没有哪个政府或国际组织担负起发现和阻止这种小行星的责任。”
当美国航天航空局(NASA)的研究人员说出这句话时,显然为他们要做的事情感到得意:先捕捉一颗小行星来“玩玩”。
3月25日,NASA公布了一个“抓捕”小行星行动的具体方案,这份“小行星捕获/变轨计划”中透露的细节告诉我们,在2025年左右,NASA将改变一颗小行星的轨道,让它落入月球的引力范围,成为一颗新卫星。
NASA太任性了,斥资77.7亿元,就为抓个行星让它陪月亮“玩耍”。
“狩猎”的第一步是祭出机械手臂大招。这个派出去的“长着手”的飞行器将环绕小行星飞行400天的时间,将小行星纳入绕月轨道。这一过程不需要任何“身体接触”,依靠“引力牵引”方式隔空发力。不需物理接触就能改变高速运转的小行星的飞行轨迹,如果测试成功,将来阻止小行星撞向地球也不再是难题。
另外一种方案需要“上手”了,航天器释放机械手臂,捕获小行星,拖着它缓慢飞向月球直至拉入绕月轨道,整个过程需要6年时间。
如果改编成一部90分钟的电影,应该也足够吸引人吧。因为要完成上述方案,要先在小行星上“取样”。
脑补一下这个过程:宇航员进入太空,着陆、爆破、捕捉、推进、返航……浩瀚的宇宙闪烁着星光,穿着白色航天服的宇航员缓慢地“行走”在坑坑洼洼的球体表面,借助机械臂采集一块4米长的岩石,拿回空间站分析研究,最后成功将小行星拖入绕月轨道,月球从此多了一颗新卫星。
其间自然是要克服重重困难,体验人间真情,结局皆大欢喜……一部经典大片即将震撼上映了!
为了让疯狂的想象成为现实,NASA没少费脑筋。他们曾提出过一个“包裹”方案:用一个巨大的网格包住整颗小行星,再把这个巨大的“快递”送货到地球。
但这可不是一次轻松的物流服务。首先,要选出一个大小、重量、环境条件都合适的小行星极为困难;其次,处于自转中的小行星状态极不稳定,很容易失去控制。于是超级快递员计划干不成了。
有美国议员抱怨“小行星捕获/变轨计划”代价高、复杂、分散精力。如果这位议员有幸身处2013年2月15日9时20分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他可能就会收回上面那句话。
那日早上,一道亮光划过天空,拖出一条长长的白色尾巴,目击者称,“这种光似乎只能在世界末日出现”。紧接着一声雷鸣般的爆炸。冲击波瞬间到达地面,许多建筑物的玻璃破碎,窗框折落,房屋损坏严重,手机失去信号。
更可怕的是,超过千人受伤,这可能是人类有记录以来首次“天外来客”造访伤害事件。
这个距莫斯科大约1500公里的地方,不幸迎来了时速5.4万公里坠落的陨星。在进入大气层时,它的速度是子弹速度的15倍。
这并非小行星与地球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大大小小的“不速之客”砸向地球并不少见,在它们试图“亲吻和拥抱”地球的过程中,大多都经历了大气层激烈的反抗,最终不得不燃烧殆尽,败兴消失。
十几年前,天文学家开始将目光集中在接近地球周围的物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轨道简直是个宇宙的射击场,“大的陨石爆炸并不会每天都来一发,尤其是在人口聚集的地区,但它们真的会来。”美国新墨西哥州山迪亚国家实验室研究太空撞击的专家马克·波斯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最“声名大噪”的一次撞击大概发生在6500万年前。一些科学家认为那时一颗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造成包括恐龙在内超过3/4的物种灭亡。
“当你在思考我们想通过这项计划做什么时,你可以这样理解:这是一个将美国航空航天局最顶尖的探索、科技融合在一起的项目,它给了我们一次机会,展示人类在近地轨道之外,去往火星的路上所需要的种种技术。”NASA研究人员说。
25143号,101109号,341843号。这三个透露着机械冰冷质感的名字中间,将产生献给月亮的第一颗小行星。从此,它将不再只是一串数字,而是来自小行星的“你”。不管月亮愿不愿意,强势的地球情人都将送给她一颗宝石。
除了“星球防御”,发掘小行星或许还能带来更高的附加值。毕竟那上面可能存在难以估量的贵金属矿产资源。有评论者认为,未来开发小行星的财富将无法估量,世界上第一个万亿富翁就可能是靠小行星采矿发家的。
啧啧,让小行星来得猛烈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