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4月9日电(记者蒋肖斌)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今天下午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按照历史顺序分别为: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河南郑州东赵遗址、湖北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墓地和曲踏墓地、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河南隋代回洛仓与黎阳仓粮食仓储遗址、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介绍:“史前文明曾是考古发现的重点,但近年来的趋势是秦汉之后历史时期的考古占大部分。本次进入终评的25个项目即是如此。本次考古新发现的形式多样,有墓葬、粮仓、矿冶遗址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中国考古的特点。”
边疆考古在本次评选中占半壁江山,王巍认为,这对于解释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非常重要。王巍透露,贵州遵义新蒲播州杨氏土司墓是唯一全票通过的项目。“土司考古在最近几年逐渐热门。近年来,在湖南、贵州都发现土司的城址。”
在本次评选中,一些新发现让人惊叹。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刘庆柱介绍,北京延庆大庄科辽代矿冶遗址群证明了科技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第一生产力,辽灭国后建立的西辽国,是中国古代生铁技术向西方传播的重要力量。汉六朝时期的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窑遗址出土了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青瓷,“那是真正的瓷器,不是原始瓷器,改写了历史”。北魏时期的内蒙古正镶白旗伊和淖尔墓群,甚至出土了来自中西亚和欧洲的舶来品,为研究草原丝绸之路提供珍贵实物资料。
此次评出的十项考古新发现,是从2014年全国经审批的688项考古发掘中,经过审查获得初选资格、入围25项进入终评,再经过现场演示和评委会投票后评选产生。21名评委来自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