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5年10月1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这里的生活与我无关

斌斌姑娘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10月13日   12 版)

    上大学的时候就知道“只要胆够大,国庆十天假”这句代代相传的箴言,老师们也默认了这一不可阻挡的大势,于是每逢国庆,假期悠长。

    毕业后我找了一个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在连熬了数个通宵后,换来了几年难遇的中秋连国庆的长假。在一个别人还在上班的清晨,我踏上一路向南的高铁,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

    然而,并不是。

    在家10日,感觉每天的生活如此相似,光阴都不如流水而像是自动水循环系统。28岁了,我和母亲大人的日常对话还是这样的——“你刷牙要上下刷,频率不要那么快。”“哦。”“玩电脑半小时要活动一下。”“哦。”“今天天气预报说有雨,去外婆家带伞。”“哦。”至于其他的交流,就是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早饭吃什么,午饭吃什么,晚饭吃什么。

    假期,对很多人来说是去别人活腻的地方逛一逛,而对一个工作在外、不时出差在路上的人来说,是回到自己曾经活腻而现在有些陌生的地方去重新熟悉。

    自从家乡小城轰轰烈烈地要成为大杭州城的一部分,北部相连处的基建就日新月异起来,而家所在的老城区也逐渐成为老年宜居社区。两公里长的东西向老街,是我前十几年人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每次回家,都带着朝圣的心情去走一走。老街的法国梧桐遮天蔽日,护城河水缓缓流淌,到处都是广场舞据点。

    曾有同事问我:“家在旅游城市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会不会觉得游客太多扰人清静?”而我总是回答:“我家楼下并没有人啊。”楼下的小学又开始放秋假,没了孩子的喧闹和升国旗、眼保健操的配乐,这条街就愈发安静。

    家里续订了十几年的一份都市报,每天都在跟踪报道西湖多么人山人海,断桥又已经看不到桥面,北山路堵得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行。但这些20公里外发生的事情,似乎与我无关,共鸣程度甚至不如在新闻联播上看到丹东正在打捞甲午海战沉没的致远舰。“那艘水下考古船我上去过!”我高兴地跟爸妈说。伴随着爸妈同龄人纷纷升级成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大概是我这个曾经的“别人家孩子”唯一可以炫耀的东西了。

    长假期间,“朋友圈旅游摄影大赛”如期召开,“朋友圈晒娃摄影大赛”更是全年无休,永不落幕。以前还只有静态的照片,自从有了小视频功能,那些形状各异的娃就全都动了起来。审美障碍的我忍痛取关了不少同学,尽管他们中也有一些相识多年的老友。

    两大赛事交相辉映,为了共襄盛举,我还是决定和没有家室所牵的友人出去走走。准备出行事宜,少不了先到家门口的银行换外币。去了发现,柜台窗口坐着的是一个初中同学。她一眼认出了我,笑称“别人家孩子”好久不见。互加微信后,发现她也是两岁孩子的妈了。或者,在母亲大人眼中,现在满大街都是值得艳羡的“别人家孩子”。

    假期就要过去了,居然也不是那么留恋。曾经朝夕相处的少年纷纷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固守在青春末尾的人,只能踽踽独行。

    这次假期,聚会的唯一故友是玩了十几年的初中好友。其他的,趁假期,有的在结婚,有的在生娃,有的在带娃出去旅游。这位初中好友婚期将至,问我能不能回来参加他的婚礼。我翻了翻日历说不行,再晚半个月临过年就好了。他半开玩笑地说:“要不我晚两天结婚?”也不知道等他婚后,我的下个长假是不是只能对着家中的单身小狗,相顾无言,只有汪汪汪。

一场舌头和胃的怀旧之旅
这里的生活与我无关
碑林区的垃圾车
回家这七天
盼望这该死的长假快点结束
去想去的地方见想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