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在哀牢山欣赏少数民族美女跳舞,看到一个身材高挑的女孩跳得很美,跳完出了一身汗,正扇着脸上的汗水,我就过去问她是哪个民族,结果女孩说‘青族’。我想56个民族也没有这个民族啊,后来才知道人家是用当地方言说‘请走’。”作为一个因为旅游深入哀牢山的“外乡人”,彭蓝郁后来经常忍不住拿自己的经历开玩笑,当时因为语言不通又不懂“规矩”,在采风时险些被打,可拍完电影《花腰恋歌》,他不但对花腰傣的民俗风情如数家珍,更幸运地成了哀牢山里的贵客。
神秘的哀牢山,美丽的红河谷,古老的土掌房,传奇的褚橙庄园,高大的槟榔树,千年的马樱花,以及奇特的婚葬礼俗和独有的东方情人节……在90分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花腰恋歌》里一一呈现,那是这个人数只有五六万人的花腰傣的文化精神和底蕴。
4月初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上斩获“最佳文化电影”和“最佳服装设计”两项大奖,并成为第2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西南分会场的开幕影片之后,《花腰恋歌》近日把全球首映式放在了人民大会堂。电影还没开始,身着盛装的卜少卜冒就已经用花腰傣民族歌舞把观众带进了恬静神秘的哀牢山。
影片讲述的是花腰傣女大学生毕业后回到家乡,致力于开发传统工艺,发展家乡旅游,在创业过程中与两个城市男青年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故事,全片充满浓郁民族风情,展现当代年轻人对于珍贵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自觉意识的同时,也记录了一群年轻人关于青春、爱情与理想的追梦历程。
电影人物设定和剧情设计都取材于当地生活,为了拍出更加浓郁、正宗的民族风情,习惯于拍摄纪录片的彭蓝郁决定在新平县住下来,深入接触花腰傣民族文化。“我整整待了一年半时间,住在那里采风、写剧本、体验生活,电影后期又做了一年。我连续在那儿过了两个春节,参加了花腰春节特色习俗‘赶花街’。‘花街节’就是情人节,是花腰男女恋爱的时节,非常有趣。”彭蓝郁说。
生活在大山深处,无意间被彭蓝郁撞见的花腰傣,是哀牢山和红河水孕育的美丽民族,是遗留在哀牢山腹地的古滇国王族后裔。在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哀牢山深处,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完整地保留下一系列宝贵的文化遗产:花腰傣女子华丽的服饰,被喻为“东方情人节”的花街,与热谷自然生态和谐相融的民居——古堡式的土楼、奇异的婚恋传统、二次葬的丧葬习俗、古老的稻作农耕文明,以及染齿、文身等文化特征,均展示着远古“濮水”文化及中国原生型傣文化特有的辉煌灿烂。
“我感到很幸运,这个非常遥远而漂亮的民族十分吸引我。”彭蓝郁说,当初自己是误打误撞走进了山沟里的花腰傣寨子,通过仔细观察花腰傣的生活习俗和风情文化,为当地浓浓的特色习俗所沉醉,才有了这样一部电影。
吸引了导演的民族文化,也收获了世界的喜爱。在今年4月4日的第13届世界民族电影节颁奖典礼上,不仅电影《花腰恋歌》的女主角李哲身着花腰傣服饰全程参与了电影节的各项活动,以花腰傣服饰、舞蹈为代表的花腰傣文化深深吸引了各国嘉宾的眼球,好莱坞著名制片人、编剧、导演、演员崔茜·莱纳同样穿着花腰傣服饰主持颁奖典礼,被美国50多家知名媒体追踪报道,成为众多镜头的焦点。4月5日,花腰傣服饰出现在多家美国媒体的报道中,花腰傣服饰还登上了美国顶级图库Gettyimages的头条,成功地将花腰傣灿烂的民族文化和多彩的民族服饰推向了国际公众的视野。
被誉为“中国花腰傣之乡”的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南,是中国最大的花腰傣聚居地,影片全程在这里拍摄。新平哀牢山下,现在依然保存着花腰傣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在红河谷不到700平方公里的傣族聚居区内,汇聚着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融的壮美。田园纵横,林木葱郁,人从水居,点染出山水人间最相宜的色彩。每一丛绿意深处,都是傣家人的恬静家园;每一处红河水畔,都有花腰傣轻歌曼舞的身姿。
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的服饰,是花腰傣最引以自豪的文化。花腰傣这个民族没有文字,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把文字、历史和文化都穿在了身上,因此花腰傣的服饰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艺术,写在身上的历史”。作为他们的标志性服饰,女子腰部束一条长长的花腰带,挂满艳丽闪亮的缨穗、银泡、银铃等饰品,用自己的服装演绎着“花腰霓裳”的经典。
在影片中出演回乡创业的女大学生阿玉的李哲,是来自云南民族大学舞蹈编导专业的大四学生,云南普洱傣族人。为了更好诠释花腰傣文化,和她一样,还有多位当地土生土长的花腰傣青年演员在片中完成了本色出演。这些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人,同样是片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类型定位上,青春、爱情和励志是《花腰恋歌》的3个核心关键词,并在多数情节和细节上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使影片整体风格倾向于喜剧,最大程度契合青年观众群体的需求。”彭蓝郁表示。
在《五朵金花》《阿诗玛》等经典少数民族电影中,绚丽的自然风光和感人的爱情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在《花腰恋歌》里,几位年轻人创业故事的精彩,比起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比起片中奇美的景致来毫不逊色。
片中和花腰傣美女大学生上演了一场民族风味浓郁的虐恋的“富二代”,其最初毫无人生目标,也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但在美女大学生的感召和吸引下奔赴花腰傣之乡,开始了反思人生、追求理想和爱情的重生之旅……
“影片从两个外乡人的视角切入,并不只是单纯地表现好山、好水和好人,更展示了外乡人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治愈心灵创伤、重新找到人生目标的过程。”知名编剧赵葆华认为,《花腰恋歌》既有时代精神的抒写,又具有民族艺术的含量。如今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应超越过去的创作模式,不仅要拍成优美的风光片和爱情片,更要体现出浓郁的时代感,“《花腰恋歌》中几位年轻人通过招商引资改变家乡面貌的行动,就是对当下‘创客’精神的践行”。
作为一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花腰恋歌》更吸引业界人士目光之处在于表达了一种与时俱进的价值观。在影片中,不单是来自大城市的外乡人救助了古老的村镇,也不单是村镇让外乡人重获新生,而是双方实现了一次相互拯救。影片中,传统乡村社会在都市文明的启发下找到了进入现代社会的途径,而来自都市的异乡人则在传统文化凝聚的乡村重获精神家园,都市与乡村的关系交融而平等,并没有先进与落后、文明与野蛮之分,体现的是一种和谐之美。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