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1月29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暖心饭卡”让学生资助成为育人方式

缪建红(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1月29日   08 版)

    不少经济困难学生自尊心强,内心敏感,不希望被打上标签,怎样兼顾精准资助和维护学生的自尊,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真正的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还是去食堂就餐的,同学们每天吃饭用的饭卡成了我们开展工作的突破口。2016年,“暖心饭卡”项目由此而生。

    我们通过收集和分析在校本科生校园一卡通移动端的食堂消费记录,筛选出每月在食堂用餐不低于60次且月平均消费不超过750元的学生作为候选补助对象。每学期,还会动态调整补助名单,以上一学期(4个月)的学生食堂消费数据为基础进行筛选。

    在数据处理筛选过程中,我们会结合大学生资助中心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等进行比较分析,名单初筛后会请学院辅导员进行二次核对,对受助学生进行增减,以增加补助名单的真实可靠性。

    根据现行物价情况和学生平均消费情况,还会动态调整资助标准。2016年项目启动时,实施的是每天21元的标准,目前已经提高到每天25元。受助学生平均每月食堂消费金额与资助消费标准之间的差额,即为每月资助金额。截至今年10月31日,补助学生累计已达26515人次,发放补助款60批次,补助总金额达527万余元。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无需主动申请,就能得到“悄悄”的资助。校基金会联合数学与统计学院、科技园等学院和部门进行数据建模、系统升级,签订了一系列的保密协议,全程数据处理在校园网环境下进行,确保学生数据不外泄。同时,受助学生名单不公示,学院辅导员定向核对本学院受助学生信息并及时反馈基金会,有效保护了受助学生的个人隐私。

    很多学生收到补助以后,给我们留言或者打电话,表达对学校的感谢。有学生表示,“暖心饭卡”项目对她心理上的帮助比生活上的更大。在毕业季的时候,很多学生把自己一卡通的余额捐出来,又有很多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反哺母校的学弟学妹,实现爱心接力。今年10月底,已有5000多人次捐赠,总金额达578万元,最高单笔捐赠额为100万元。

    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一名2017级知识产权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在基层法院工作,他每到工资、奖金发放等时间节点,都会定时捐赠部分收入支持“暖心饭卡”项目。他说,暖心文化一直激励着他,工作以来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捐赠活动,也努力在执行案件中为困难申请人争取司法救助、慈善救助,希望暖心的微光可以照耀每一寸土地。

    “暖心饭卡”项目已经成为校友毕业周年纪念或者校友会团建时首选的反馈母校方式。每月初,基金会在各地校友群内公示执行情况,提高捐赠透明度。每年毕业季的时候,也会有很多学生把自己一卡通的余额捐出来,很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也积极投身到项目当中。

    我认为“暖心饭卡”项目吸引捐赠有3个关键点。一是以暖心、呵护的态度妥善照顾困难生的自尊心,践行了暖心理念,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二是“公开、透明、有序”,定期公开财务信息,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三是体现了对学校家国情怀、进取品格的精神传承,受到了广大校友的认同。

    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切实走进学生生活,要资助,更要润心。现阶段00后大学生,虽然更加富有创造力,但也容易敏感,有时可能会悄悄隐藏自己,不让旁人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暖心饭卡”不仅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资助了困难学生,也推动辅导员进一步了解学生、走近学生,更开辟了一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新路径。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不仅是物质的支持,还是育人的方式。在对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物质关怀的同时,可以逐步探索建立从“助学”到“助心”、从“学以脱贫致富”到“学以达仁致道”的创新发展机制。高校是人才从校园进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其文化底蕴、学习氛围、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做细做实学生资助工作,将培养学生树立和实践回报社会的理念。

缪建红(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秘书长)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1月29日 08 版

助学金不仅要资助 更要实现教育脱贫
别把困难生困在“吃清水煮白菜”的刻板印象里
“暖心饭卡”让学生资助成为育人方式
如何让高校助学金发放更公平
资助政策让我在大学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