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为了你,“不离不弃”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袁瑞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年12月22日   08 版)

    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出品,吉利德科学支持的微电影《不离不弃》受访者供图

    北京市东城区,温暖的抱抱·青年书店,相关领导、专家与北京市部分高校学生志愿者代表共同观看防艾微电影《不离不弃》。受访者供图

    青年导演张玉龙在电影首映后面向青年学生和媒体分享个人故事。受访者供图

    《不离不弃》是一部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共同出品,吉利德科学提供公益支持的微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公秦虹发现自己感染HIV后陷入恐慌,决定离开身边亲人。男朋友林夏在了解HIV知识后鼓励秦虹积极治疗。面对镜头,他们勇敢讲述了对疾病的认识,诉说了“不离不弃”的想法,共同携手面对生活。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病毒是我们的敌人,但病人不是”,他们的爱情得到亲朋好友的祝福。

——————————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这一天,青年导演张玉龙执导的防艾微电影《不离不弃》在中国青年报社全媒体平台发布,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达744.3万人次,知乎热度达73万,微电影在B站获得接近50万人次的播放量,近2000万人次观看了这部关于HIV感染者的微电影。

    张玉龙是不幸的。2005年上初二时,他父亲经检查确认携带艾滋病病毒,“自那以后我们全家都笼罩在阴霾之下”。不幸中的万幸,张玉龙的父亲赶上了艾滋病药物治疗的普及阶段,确诊后他开始每天早晚服药控制病情。

    疾病没有摧毁这个家,可母亲却始终承受着压力,内心积压着无法排解的情绪,2017年3月,她被检查出患胆囊癌晚期。“北方的3月春寒料峭,我因为工作原因要回西安,在月台等火车时,我想到以后可能要成为没妈的孩子了,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也就是在这一刻,张玉龙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拍电影,通过自己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病,给那些渴求正常生活的感染者以安慰和帮助。

    2017年9月,张玉龙辞掉了西安的工作,到北京电影学院制作人进修班学习。拍摄毕业作品时,张玉龙将镜头对准了他熟悉的村庄,聚焦村里的几名艾滋病感染者的生活现状,其中就包括自己的父亲。

    通过张玉龙的影片,一些观众了解到艾滋病毒感染者的真实生活。在2023青年防艾公益行动路演中,有学生表示,“不能用一种疾病的感染去给一个人下定论”,有的人之前“害怕艾滋病会通过空气传播”,但如今敢去拥抱HIV感染者了。这让张玉龙觉得“自己的坚持是对的,也更加有信心做这个题材的影片了”。

    在《不离不弃》上映前夕,张玉龙遭遇了一件遗憾的事,女友向他提出分手,原因还是他“有个艾滋病的父亲”。因为这个原因被分手已不是第一次,张玉龙从无法释怀到理解接受,“这恰恰说明我的工作做得还远远不够”。

    在首映现场讲起这部微电影的创作历程,张玉龙一度哽咽起来。感染艾滋病病毒多年的父亲,刚刚提出分手的女友,一直以来拍摄电影的艰辛,以及这么多年全家人因为“艾滋病”3个字所遭受的歧视……可以说,张玉龙的电影是为了很多和父亲一样的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而拍摄,他想让更多人知道,这里既有对过去灰暗人生的告别,更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2003年,我国政府提出“四免一关怀”政策。2009年,HIV基因链被破解,这一科学进展直接促进了整合酶抑制剂的出现;2021年,获得批准的HIV治疗原研药物达到50多种。“十三五”期间,我国艾滋病经输血感染病例接近零报告,母婴传播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时至今日,尽管艾滋病病毒没有消失,但人类已找到了与这种病毒相抗争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手段。

    一名出品单位的工作人员讲述了自己从事防艾工作的经历,曾有一名感染者告诉他,“感谢政府给我们免费药,感谢大家愿意见我,今后会好好治疗,规范行为。”

    谈及一路走来的坚持与选择,张玉龙说,《不离不弃》里女主人公秦虹身上有自己的影子,秦虹靠抛硬币决定要不要接受媒体采访,而他当初是在身上只剩下200元钱时,靠抛硬币决定还要不要继续拍电影。影片中,张玉龙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草原求婚,“以后我有女朋友,也一定要在草原上、在那样一个有着晚霞的傍晚向她求婚。”张玉龙笑着说。

    张玉龙很忙,微电影首映后,他又马不停蹄投入到下一部防艾和反歧视主题影片的创制中。他认真地看了电影评论区的网友留言,有一句话他很喜欢:“爱是可以治愈人的心灵的。”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袁瑞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12月22日 08 版

青年在行动 防艾公益不停步
为了你,“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