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里,谈论“附近”是奢侈的。物理意义上,每个人当然都拥有自己的“附近”,但是,在地图上丈量出的远近,却不等于生活与心灵的距离。在都市的脉动中,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但那些离乡打拼的年轻人,却常常苦恼于社群联结的缺位,在内心深处感到孤独。
身处都市,年轻人面对着无数的机遇和可能性。然而,在陌生而繁忙的环境里,那些构成传统“附近”的元素——如邻里的亲密交往、社区的集体生活,也在快速淡出他们的生活画面。对此,有人不无忧伤地感慨:大城市里的“附近”正在消失。也有人在努力思考:要怎样做,才能让人们需要的“附近”在城市生活中得以重建?
其实,若要比较生活的便利程度,大城市的表现从来不差。打开地图App,城市居民可以轻松在附近找到各种商店与生活服务,以及花样繁多的休闲娱乐。但是,当我们谈论“附近”时,我们谈论的显然不仅是日常生活的配套设施,而更是一种令人安心的社交氛围。当一天的工作告一段落,年轻人回归到生活场域中时,居住的社区有没有社群活动,能否让人找到兴趣相投的同伴、感受到邻里的温暖,不仅决定着年轻人能有多强的归属感,也关乎一座城市能否给那些漂泊的奋斗者一份“家”的感觉。
我有一位“北漂”同事,就常常感慨于“附近的消失”,进而抱怨都市生活的不适与不易。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她喜欢与人聊天。在她长大成人的故乡,哪怕一时兴起,她也总是可以找到能把酒言欢的人,这个人可能是她结交多年的朋友,也可能是在村口摆龙门阵、只是看着眼熟的老人家。而在北京,除了深夜加班后偶尔与同事小酌,她只能通过网络找“组织”,千里迢迢跨越几个环路,去参加一周一度或是一月一度的聚会。
众多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每天从相同的地点出发、返程,彼此的生活却像一条条平行线,总是难以相交。这一方面是因为城市太大,平日相熟的人常常住得很远,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钢筋水泥的丛林似乎自带某种社交隔膜,以至于多数社区的社交氛围都很不活跃,让人难以打破障壁、在“附近”的世界初次相遇。
说起“附近”,我常常怀念我的小学时代。那时,每天的放学,并不是同学们的告别时刻,反而是欢聚时光的开始。小伙伴们在学校附近一起玩耍,或是到某位同学家里,喝着叔叔阿姨端出来的饮料、尽情畅聊在学校没空聊的闲天。一会儿就能走完的通学路、比邻而居的小伙伴、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各家长辈……这平平无奇的一切,共同组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附近”,让我们总是被一种社交的“安心感”所包覆,仿佛朋友永远都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只不过,那时的我们还少不更事,只把这当作理所当然的日常,不知这样的生活很快就将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渐瓦解,直到当年天天见面的密友变得天各一方。
有人或许会说:那些“漂”在大城市、为生计和梦想打拼的年轻人,早就忙得昏天黑地,哪里还有力气在业余时间寻求社交?但从身边朋友的情况看来,不论是“I人”(性格内向的人)还是“E人”(性格外向的人)、从事什么职业、有多少闲暇可用,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份对“附近”的渴望。其中,有人本来就是社交依赖型,离不开朋友的陪伴,也喜欢结交新朋友;即便是那些性格内向、更多喜欢独处的人,也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太多距离感、令人舒适的社交环境当中。
在巨变的大时代里,年轻人想要追逐梦想,往往不得不离开自己熟悉的小环境,一头扎进大城市的迷宫之中。能否为他们营造出所需的“附近”,既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也指向着社会生态的进步方向。从社区社交的角度来看,基层组织可以通过设计和举办更多的活动,促进居民尤其是青年居民间的互动,比如定期的社区集市、街头音乐会或电影之夜,都可以让年轻人找到生活的感觉,有机会结识新的同好。与此同时,更多的社区公共空间,诸如图书室、咖啡馆、工作坊等,也可以成为居民交流想法、分享技能的场所。
在营造“附近”的过程中,具体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关键的一点,始终是保持人性化的关怀。只有当社区服务能够触及人们内心深处的需求和情感时,才能真正营造出令人向往的“附近”感。说到底,在大城市中重建“附近”,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起温暖、互助的联系,而不仅仅是实体空间的改变。
林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