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0岁的小梦在北京租房已有8年。在经历了被恶意扣押金、被房东暴力驱赶等租房至暗时刻后,她决定租下如今这套花费一半工资的“理想之家”——通勤15分钟内,房东靠谱,独立卫浴。
《2023中国城市长租市场发展蓝皮书》显示,租房生活已成为近2.6亿人的选择,像小梦这样的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可接受的租房时长近10年,堪称“租房一代”。
近几年,青年住房成了两会代表委员们最为关切的话题之一,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加强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增强长租公寓监管等建议和提案回应了公众期待。今年两会,不少委员则更聚焦青年租房的困境与期待,呼吁更多利好组合政策,靶向破解“租房一代”安居难。
“超长通勤”背后是供需错配
《2023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显示,我国有超过1400万人同行在超长通勤路上。其中京沪渝职场新人平均通勤距离超10公里,10%的职场新人单程通勤距离超25公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原党委书记倪邦文在今年提交的《关于助力青年人圆梦安居的提案》中指出,人才公租房、保障性租房供给总量不足,青年租房以市场化为主,青年租房的实际需求与租赁房源间存在结构性错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聂晨长期从事国际住房比较和青年住房研究。2022年,他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形式对北京地区青年租房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房屋租赁供给结构失衡。
“青年群体工作地聚集的中心城区多为老旧小区且小户型房源短缺,居住成本较高,青年人不得不选择租住离城市中心较远、配套欠缺的房源。”聂晨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倪邦文建议,优化供给结构,释放更多中心城区青年居住空间。一方面,适当放宽配套成熟、交通便利或靠近产业园区“非改居”项目的改造要求,搭建“非改居”绿色审批通道,建设更多职住一体、交通方便、可支付的居住空间;另一方面,进一步探索分散式租赁住房纳保经验,盘活各类房源。
年轻人期待更多“理想之家”
去年6月,网名为“查粒”的29岁姑娘决定结束4年多的杭州租房生活,住进自己改造的快递三轮车,并在此生活长达5个月。她在短视频社交软件上分享改装过程和入住体验,引发了许多“靠工资买不起房,又不想再给房东打工”的租房青年共鸣,直呼“这才是理想之家”。
“青年选择不租房恰恰表明,目前的租房体验、租赁关系等还无法匹配城市青年的需求,难以成为青年认可的生活方式,也不利于青年融入城市。”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团上海市委书记上官剑提交了《关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青年安居问题的提案》。他指出,个人独立空间、居住边界感等成为租房青年的刚需,生活场景配置、房源的品质需求等也被纳入重点考量。
上官剑认为,应推动住房保障主体从政府为主向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变。提升社区服务能级,在青年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辟青年公共活动空间,以需求为导向,有机嵌入学习培训、交友联谊、就业创业等社区服务,增强青年对社区的归属感,打造“最懂年轻人”的城市青年品质生活新型社区。
近几年,一些大城市也在尝试改善青年租住体验。比如,深圳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超14万套(间),探索城中村规模化青年租赁社区改造;上海聚焦保安、绿化工人、快递外卖员等一线劳动者租赁需求,打造了低租金、可负担的“一张床”租赁住房产品——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并配备活动室、阅读区、影音区等公共空间以及“爱心寒托班”等延伸服务。
“建议进一步加大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项目建设推广力度,帮助青年缓解住房压力。”上官剑表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的多层次、阶梯式租赁住房供应体系覆盖了城市青年成长各阶段的需求,更有利于促进产、城、人融合发展。
倪邦文也呼吁根据不同人生阶段、不同类型青年的实际需求,搭建分层分类的支持体系,为应届毕业生提供租金补贴、合租支持;为由租到购的青年提供租金抵扣支持;为新就业形态青年提供床位支持等。
为达到青年租房理想状态,聂晨建议从降低租金和增加支付能力入手。
在降低租金方面,要继续增加公共部门的租住房供给,与市场渠道形成有效竞争;促进政府与市场的合作,借鉴“趸租”模式,增加住房供给;调整租金支付周期,将提前半年、提前一季度支付租金,改为按月份支付租金。
在提升可支付能力方面,聂晨建议,尝试租金货币化保障代替公共住房实物供给。
“目前,我国租房的货币支持或者货币补贴,一般以家庭为单位,很少有专门针对青年群体的租赁货币补贴。”他说,国外已经出现了依靠金融和税收等优惠手段,专门面对青年群体的货币补贴。
对婚育后租房的青年群体,聂晨建议增加家庭收入免税额度、发放租房券、消费券、直接的租金补贴或者无息低息的小额租赁贷款等方式,给予适度补贴,补贴额度可随子女数量增长,随工作年限延长精准下降。
合力实现青年安居乐居
今年27岁的王新宇在湖南省长沙市工作近5年。2020年,他如愿住进了理想中的青年公寓——马栏山人才公寓。公寓里不仅有全新的家具,还有紧急求助、可视对讲等智能服务,周边学校、市场步行8分钟即可到达,上班通勤不超过10分钟,公共食堂、健身房、台球室等设施俱全,“月租金不到900元”。
“这里更像是一个‘家’。”王新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天冷时,公寓一楼免费准备了热饮,夏天免费提供降暑冰水和药品。周末节假日,还有丰富的兴趣活动,公寓内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十分热闹。
据团长沙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马栏山人才公寓由园区、住建、团组织以及企业等单位共同打造。团市委以《长沙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规划 (2023—2026年)》为指导,会同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逐步构建起阶梯式青年住房体系,实施园区配套住房、重大片区品质住房、中心城区宜居住房的“青春安居”工程。
今年1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集全区之力,出台“青年北仑”新政10条,青年住房保障被放在第一位。新政10条提出从青年人才到普通青年,从临时住宿到购房安居,从租房补助到购房补贴,做到对青年群体租房住房需求的全覆盖,让更多青年无差别受益。
“长沙市和北仑区的探索具有现实意义。”倪邦文表示,现有的青年住房支持政策呈现地方化特点,且越来越人才化、精英化,缺乏整体设计和政策执行部门的配合衔接,难以覆盖到各类青年群体。
深谋远虑方可解近忧。“理清租与购的关系对做好租房青年服务尤为重要。”聂晨认为,需要在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前提下落实租住同权等问题,补齐实现落户、子女就近入学、医疗卫生等公共配套服务方面的不足,缓解青年买不起房的焦虑。他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公共租赁住房向产权住房转化的成熟经验,将长期租赁青年历年所交租金部分或者全部转为购房款的一部分。
他举例称,在英国,当租赁时间满足一定期限后,租户可以一定折扣价格购买所租房屋,并且政府规定,优惠政策购买的房屋只能用于家庭自住,不得外租。
“整合群团组织、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推动集中式租赁社区的青年精神文化服务提档升级,重塑青年归属感和认同感。”全国政协委员、团河北省委书记侯贵松表示,应围绕“青年住房一件事”,加强青年住房政策支持体系的顶层设计指引,吸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资源,形成系统化、分层分类的青年住房支持体系,搭建青年住房的社会协同支持机制,合力寻求青年租房“最优解”。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姗姗 记者 杨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