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面对面”主题: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
团黑龙江省委工作人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哈尔滨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主题进行调研。
问:2011年“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
答:2011年“面对面”活动的主题是“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农民工群体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出现的一支重要力量,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以上。
团中央把“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作为全团2011年“面对面”活动的主题,就是要以此为切入点,大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利益诉求、成长发展路径、价值导向等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寻找共青团组织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促进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方法和途径。同时,通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按照法定途径进行呼吁,推动相关问题的解决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问:团中央和各地团组织围绕这个主题做了哪些前期筹备工作?
答:今年7月活动主题确定后,团中央面向全团进行了工作部署。各地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座谈会和文献研究等方式,围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主题开展了广泛调研,省级团委和部分地市级团委形成调研报告100多篇,共约200万字。团中央还就相关问题走访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国家部委和专门研究机构,并于12月中旬召开专家座谈会研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各级团组织通过调查研究较为详实地了解和掌握了新生代农民工生活工作状况和他们在社会融入方面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统计数据和政策措施,为下一步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问:今年的“面对面”活动和以往相比都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答:一是工作部署早。在多渠道了解青少年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团中央在今年7月确定了活动主题,迅速下发通知并通过会议和培训进行了工作部署,为各地活动预留了相对充裕的时间。
二是调研充分。在活动主题确定后,我们部署开展了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全团调研活动,推动各级团组织深入研究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并通过权益工作网站实现成果共享。
三是覆盖面继续扩大。在地市级以上团委普遍开展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推广县级团委开展活动的经验和模式、地市级加大县级活动开展的帮助指导、综合运用考核机制等方式将活动拓展到县。
四是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新台阶。指导各地完善与人大、政协合作的制度安排,出台“面对面”活动规范化流程,各地按照流程扎实开展工作,推动了团组织与青少年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日常联系的活跃。
五是细化考核。今年在征求12个省级团委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并下发了考核办法,考核共分三级指标35个考核点,激发各级团组织落实好“面对面”活动各项要求。
问:今年“面对面”活动在规范化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今年8月,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团中央权益部制定发布了“面对面”活动规范化流程,规定了倾听意愿诉求、确定活动主题、开展调查研究、形成工作建议、凝聚扩大共识、发出集中呼吁、落实提案建议等7个活动步骤,提出了各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并对应步骤提供了若干操作实例供各地借鉴参考。
规范化流程得到了各地普遍认可和广泛应用,河南、辽宁、四川、安徽等地以文件形式将规范化流程转发到地市,江苏、上海等地专门就规范化流程对省市县三级进行了业务培训。江西等地还在团中央制定下发的规范化流程基础上,根据当地县级开展活动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县级团委“面对面”活动的规范化流程。
问:今年“面对面”活动各地在制度化建设方面都有哪些突破?
答:今年我们加强与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有关机构的工作联系,指导各地完善有关制度安排并探索借助基层人大、政协的工作创新开展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天津、内蒙古、辽宁、安徽、山东、河南、湖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新疆等12个省(区、市)团委联合人大、政协相关机构制定下发指导性文件,明确“面对面”活动频次、组织机构、活动内容等,为活动的经常性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黑龙江、青岛等省市团组织积极推动建立了人大代表小组、依托社区代表工作站开展工作,在加强与人大代表的日常联系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上海、安徽等地在既有制度化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与共青团、青联界别政协委员的组织联系,通过与政协相关机构签订“面对面”合作备忘录等方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和青联界别组织化平台的作用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