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1月07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新新人类”是如何成长为红军传人的

——沈阳军区某摩步旅运用红军文化培育青年官兵纪实

姜玉坤 李祥辉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07日   10 版)

    2011年元旦前夕,来自红色革命老区百色、井冈山和北京军区“张思德生前所在部队” 、南京军区“朱德警卫团”的红军部队代表200多人,在中宣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来到沈阳军区某摩步旅,探寻该旅历经任务驻防转换、人员更替调整,83年坚持不懈传承红军精神、弘扬红军文化、锻造红色劲旅的真谛。

    “‘红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段历史时期的名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专家褚仁介绍说,我军把1927年8月至1937年6月统称为红军时期,其间诞生的部队为红军部队。

    目前,在共和国军队序列中,流淌着红军血液的团队像一朵朵军旅奇葩,镶嵌于共和国威武之师的阵容里:“铁军”、“红一师”、“朱德警卫团”、“红色劲旅”、“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模范红九连”……这些红军团队多年来都在坚持采取多种办法,用红军传统、红军精神培育当代青年官兵,激励着共和国一代又一代年轻军人奋勇向前。

    沈阳军区某摩步旅就是一支红军部队。“这个旅是两代伟人亲手缔造、两支血脉于此交融的红军部队,一支是毛泽东领导的秋收秋起义部队,一支是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中诞生的部队。”沈阳军区某集团军政委刘念光少将介绍说。

    战争年代,这支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血战高虎垴、勇夺娄山关、强渡大渡河、首战平型关、伏击黄土岭、参加百团大战等大小战役1200余次,罗荣桓元帅曾在这里任职,张思德曾在这里工作,张子祥曾在这里涌现……这支部队走出了200多位将帅。

    紧贴时代要求紧贴青年特点传承红军文化

    历史已经进入21世纪,大批“80后”、“90后”官兵迈入军营,他们思想前卫、观念时尚、崇尚个性、价值取向多元、入伍动机复杂、个人经历丰富,诸多因素直接影响着青年官兵的思想稳定和心理健康。在这些号称“新新人类”的青年官兵面前,红军文化还能传承下去吗?

    对此,刘念光政委认为:“文化是一个单位的精神和灵魂,是部队战斗力的构成要素。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推动力和发散力,对官兵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和践行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摩步旅作为红军部队,在与时俱进地弘扬红军文化、传承红军精神方面进行探索,其做法值得思考和借鉴。”

    2010年年底,这个旅的新兵在入营的第一天,放下背包就来到该旅红色广场,围着“红军血脉党的枪”大型群塑和张思德大型雕像参观,听老兵讲部队的光荣传统和红军故事。

    笔者漫步该旅营区,处处感受着红军文化的气息:张思德画像、秋收起义画像、百色起义画像等20余幅反映红军精神的画像被请上了灯箱;长征途中最大胜利、击毙日军最高将领、国防施工最快完成等20个场景,也纷纷通过灯箱的形式展现出来。

    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在硝烟还未散去的比武场,摩步旅领导将“张思德奖章”戴在了该旅特战营营长虞勇、十连下士勾喜峰的胸前。至此,在集团军建制连比武夺得名次的25名训练标兵,全部戴上了“张思德奖章”。

    传承红军文化不能光靠说教,不能与时代脱节。设置并颁发英模奖章,让官兵在追求荣誉中进步,就是该旅结合青年崇尚英雄、向往荣誉的特点,运用红军文化培育劲旅的新探索。两年来,该旅已颁发58枚“张思德奖章”。获得一枚“张思德奖章”,成为该旅官兵努力的目标。

    在该旅采访,笔者发现,从首长机关到基层连队,从旅长、政委到普通一兵,人人都佩戴着“红色劲旅”的臂章。

    据了解,在该旅,只有执行重大军事活动时,官兵才能佩戴这枚臂章。2010年老兵临近退伍前,该旅参加了一次重大军事演习,全旅官兵人人奋力拼杀。演习结束,即将脱下军装返乡的老兵们,却舍不得摘下臂章。旅党委得悉情况后,将精心制作的“红色劲旅”臂章,赠送给每位退伍老兵。

    那些举起的手在证明:我们是红军传人

    教育的效果要靠实践来检验。当人民需要的时候,这些红军传人还能像当年的红军那样豁得出来吗?

    2010年8月,鸭绿江丹东段暴发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二次大洪水。危难之时,2000多名摩步旅官兵,奉命在深夜2时兵分三路,与洪水展开殊死搏斗。

    在封堵出现严重透水险情的沿江七号坝门时,考虑到情况异常危险复杂,指挥抢险行动的旅政委毕可弟从关爱部属出发,决定挑选10名不是独生子女的官兵组成抢险突击队。

    当他喊道“不是独生子女的请举手”时,在场的百余名官兵齐刷刷地全部举起了手。

    “其实,这些举手的官兵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当时,在抢险现场的旅政治部副主任王金江深受感动,“官兵们没有听错政委的话,他们完全清楚这是在挑选抢险突击队员,上去后随时可能遭遇不测。”

    王副主任有些激动,他顿了顿说:“但在场的官兵无一例外举手参加,这绝不是一时冲动,他们既非来不及深思熟虑,也不是跟着别人随大流,而是毅然决然的自主选择。”

    “关键时刻的选择来源于红军传统的熏陶和感染。”该旅旅长张树忠说,“生死抉择面前的不凡之举,缘于红军精神已经深深融入我旅官兵的灵魂和血脉。”

    在抗洪抢险的考场上,这支红军部队用八战八捷的光辉战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异答卷。在全面加强部队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上,这个旅官兵依然用不凡的实力高举“红色劲旅”的旗帜,不断跨越。

    盛夏时节,一场全程实战背景、全部生疏地形、全副战斗装具、全程食用野战食品、全部野外宿营的实战化参谋比武拉开帷幕,来自军区部队的120名选手参加比拼。

    选手们身负15公斤装具,48小时不间断封闭作业,比拼的不仅仅是新老参谋“六会”业务,还有智能、体能、技能、心理的较量。

    激战正酣,暴雨突至。道路崎岖,泥泞难行,加之天黑坡陡路滑,负重量过大的该旅参谋邸强由于虚脱,摔进了路旁的深沟,双腿重重地撞到石头上,鲜血顺着裤管往外流。

    “伤得这么重,退下来吧!”考官见邸强伤势太重,上前劝说。可邸强一边咬牙坚持,一边为自己鼓劲:“与当年攻克娄山关、强渡大渡河的前辈相比,我这点小伤实在算不上啥。”他简单包扎一下,忍着疼痛继续冲锋。

    两昼夜的苦战,选手们完成了作战计算、机动筹划、地图背记、口述标图等5大项十几个小项的比拼。

    “战报”出来了,在场的人无不震惊:该旅3名参谋竟然夺得5枚奖牌,占全区25个奖项的20%,不仅是所有师旅级单位获奖总数最多的,而且超出了军区任何一个军级单位的奖牌总数。

    5年来,该旅出色完成总部、军区赋予的重大任务17项,有50多项工作在全军和军区比武竞赛中夺得第一,旅跨入“全军军事训练一级达标单位”行列。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摩步旅新一代青年官兵用行动证明,他们无愧于红军传人。

我们亲自押运导弹
战车有病 他到病除
把心理咨询服务送到高寒禁区
王长青 边民心中的祥云
“90后”士兵勇救遭遇车祸乘客
婚礼上,群众为他送来“见义勇为”锦旗
“新新人类”是如何成长为红军传人的
“军旅青年学习成才”征文2010年度第3赛季获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