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1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贺卡的文化研究与历史回顾

马未都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4日   05 版)

    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强调“礼”,礼曾是中华文化的精髓。礼节中的许多内容是靠形式来表达的,比如贺卡。在个人重大事情或公共节日前呈送贺卡,一来形式庄重,二来提早通报对方,于人于己均为方便。故汉朝以来,贺卡作为传统形式一直被延续保留下来,只是名称有所变化。

    贺卡初期叫“名帖”,以介绍自己为主,西汉称之“谒”,今天贵宾相见还在说“拜谒”,东汉后叫“名刺”。“名刺”一词日本至今仍在使用,就是我们常用的名片。凡事先通报自己是尊重对方的必需,今天的社会有时并不注意这些传统了。

    唐宋以后,贺卡的名称有所变化,功能有所拓展,称为“门状”或“飞帖”,到了明清,又叫“红单”、“贺年帖”等,听着名字就知功能越来越世俗化,文人之间的文雅逐渐远去。原因其实简单,古代教育不够普及,识文断字的人少,贺卡最初都是在达官贵人之间传递,起点颇高,进入商业社会,贺卡就多了一分热情,少了一分酸腐。

    据说唐太宗李世民过年时,用赤金箔做成贺卡,御书“普天同庆”赐予大臣。这一形式由帝王发明,迅速在民间普及,不过民间没有皇家那么奢侈,不敢使用金箔,改用梅花笺纸,竖写,右上端为受贺者官讳,左下端为贺者姓名。传说南宋人张世南在著作中记载他家曾藏有北宋名家黄庭坚、秦观等人的贺卡,这绝对是一份经典收藏,如保留至今,也应该是价值连城的国宝了。

    说来非常有意思,名帖贺卡一类原是本人亲自呈送,以示郑重。但到了宋朝,商业气息浓厚,人们也日渐繁忙,故不能亲送者,派仆人呈送,逐渐形成风俗。这样的好处是一人可以多送,如亲自前往,所送数量极为有限,朋友多的人恐有失礼;派人呈送,省去主人之间见面的繁文缛节,效率大大提高。

    明清时期,呈送贺卡名帖等更有一套礼仪,按规定仆人不能亲自用手呈送贺卡,故发明了拜匣。拜见时仆人所持匣盒,呈长方形,大小正好容纳贺卡名帖,见主人后,仆人不能直接打开用手取出卡或帖,必须打开拜匣,让主人取出。大户人家会制作自用拜匣。我就藏有明清紫檀黄花梨拜匣多个,其中清代以红木制作的《福臻堂赵》的拜匣颇为精良,显示了赵家主人不凡的身份。

    贺卡的商业性邮递也自宋代始。张世南的《游宦纪闻》中载,每逢冬至、元旦年节,“凡在外官,皆以状至其长吏”。这应该是关于邮政作为贺卡信使的最早记载了。

    由于贺卡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往,而此种交往又往往以短句表达,比如宋代常写“敬贺正旦”,今天一看亦言简意赅,久而久之,贺语就出现了程式化,讲究喜庆,互送吉语,表达人们对生活的期冀与憧憬。

    (马未都,汉族,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收藏专家,观复博物馆创办人及现任馆长,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主讲收藏文化。其主要著作包括小说集《今夜月儿圆》,收藏类著作《中国古代门窗》、《百家讲坛系列——马未都说收藏》等。)

马未都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14日 05 版

贺卡 存储你的私家记忆
贺卡的文化研究与历史回顾
世界各地的贺卡文化
中西贺卡的历史演变
挑一张贺卡给最特别的人征集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