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捧着的是全国导游人员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游客带来的欢乐和享受,是国家对导游人员的肯定和赞赏。我将记住这份荣誉,把热情和周到传递给每一位游客。”2月20日,全国导游大赛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获得二等奖的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导游员朱鸿俊发表了他的获奖感言。
由国家旅游局会同团中央、全国妇联主办的该项赛事,以“讲道德、比技能、赛服务”为主题,以“展示导游形象风采、交流导游服务经验、激励导游提升素质、提高导游服务质量”为主要内容和目标。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共有7000多家旅行社和2000多家旅游景区的6万余名导游员、讲解员报名参赛,产生了100名优秀选手,于2010年12月在西安举行了决赛,产生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单项奖5名。
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导游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环节。在过去的5年里,中国旅游者的增长率每年超过60%,中国导游员、讲解员人数翻了3倍。“60万导游人员中,有六七万是外语导游员,这其中只有3%是小语种导游员。这么多导游员中,特级导游员只有17个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20日召开的导游工作座谈会上风趣地说:‘比院士少多了。’”去年,我国接待入境游游客5566万人次,出镜游游客5738万人次,到台湾的团队游客已达112.8万人次,下一步还将开放赴台个人游。市场的需求和扩展在加快,但导游人员的培养远远跟不上需求。
旅游业界有一句话: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导游是一个窗口职业。很多外国人、外地人到我们的一个景点去旅游,一辈子可能就去这一次,导游员表现怎样,他们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如何,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宗教、少数民族地区的风情的了解程度,都通过他们的一张嘴传达给游客。能让游客了解一个景区,深深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美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然后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去,导游的作用非常大。”邵琪伟说。
导游职业让我学会包容
此次大赛是十几年来第一次举行的、针对导游人员和讲解员的全国性比赛。比赛不仅是对专业技能的考核,更比拼文艺才能和综合能力。获奖选手个个文武全能,多才多艺。颁奖晚会上介绍了三位杰出导游的感人事迹,分别是参与汶川大地震抢险救人的四川导游邱高、将青春和生命献给导游事业的海南导游李静娜、热心为世博会提供导游服务的上海导游曾文杰。
“导游这个职业让我养成了吃苦耐劳、热爱生活、热爱学习、勇于迎接挑战的好习惯,它更让我学会包容、学会关心他人。”在本次大赛中获奖的上海中旅英语一部导游员曾文杰,在导游岗位上工作了11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他负责接待或牵头协调联系的代表团近170个,超过3200人次。当被问到每天重复同样的路线,介绍同样的景点,说同样的话会不会厌烦?曾文杰说:“虽然每次面对一样的风景,但总是有不同的客人伴随,只要导游过程充满热情,就一定会感染每一个游客,跟游客有良好的互动,不会有厌烦。”
邵琪伟: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导游员队伍
据悉,目前我国有60万职业导游,但实际上有资质导游约有70万人,还有30万名讲解员。导游员、讲解员已是一支百万大军。全面提高导游的综合素质是当务之急。王岐山在20日召开的导游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5项措施:一是广大导游要加强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储备,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厚积薄发;二是要运用“名导进课堂”、网络、等级考试各项措施,加强导游的专业技能、应急避险、职业道德等培训;三是不断改革导游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完善导游薪酬、社会保障等制度;四是探索建立导游协会,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自律作用,形成高尚的职业风范;五是建立导游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监管,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据悉,去年一年“名导进课堂”工程,有3万多人受益,有38位导游被旅游院校特别聘请为教授和讲师。
“我们要大量培养先进的、有水平的导游员,希望有更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到导游员的队伍中。”邵琪伟说。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王渊的话代表了一线导游员的心声:“获得这个奖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是对所有导游人员辛勤工作的肯定,我一直认为导游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本报记者 齐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