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3月10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用青春架起“天路彩虹”

——记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京藏车队列车员

本报记者 周 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10日   03 版)

    平均海拔43.5米的北京,经过一条4064公里的铁路,和海拔3650米的拉萨紧紧连在了一起。

    从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投入运营开始,北京铁路局北京客运段京藏车队的列车员,以及他们的T27/28次列车,每天都要往返于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至今已有近1700个来回。

    近5年,虽然列车员先后换了4批,但京藏车队的姑娘小伙始终传承、保持着“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累计运送旅客约450万人次,安全运行近1200万公里。他们为旅客带来温暖,架起了一座民族团结的桥梁,被旅客亲切地称为“天路彩虹”。

    缺氧不缺精神

    北京西至拉萨T27/28次列车单程运行46小时30分,途经北京、河北、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和西藏7省区。进入青藏高原后,要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上运行950公里。

    尽管西藏以蓝天、白云、清澈的湖水、活泼可爱的藏羚羊闻名,但海拔高,空气稀薄,形成了低气压、缺氧、紫外线辐射强、温差大等高原气候。在这种高寒缺氧的环境里工作并不像观赏风景那样轻松。

    虽然常年在高原上跑,但列车员们仍或多或少有高原反应。有时扫地就会觉得胸闷气喘,有时不知不觉鼻血就流了下来。但即使这样,列车员仍坚持热情周到地为旅客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当旅客出现胸闷、头痛、呕吐、晕厥等症状时,列车长、列车员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旅客面前。进入高原地带人的体能会下降,但旅客经常看到,列车员扛着10多公斤的氧气瓶奔跑、抬着旅客下车、清理旅客的呕吐物,丝毫不降低为旅客服务的标准,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高原缺氧,但不能缺精神”。

    2月10日,京藏车队十二组值乘的拉萨到北京T28次列车正在运行。9号车厢列车员韩建勇在车内巡视中发现,一个名叫卓玛的藏族妇女神情异常。韩建勇用汉语和藏语询问后,得知这名旅客可能要临产,立即通知列车长刘杨和班长赵堃。

    “关系到两条生命,快广播找医生,立即腾出一个单间。”刘杨当机立断。

    不一会儿,医生来了,单间腾出来了,药品、热水、毛巾等临产用品准备好了。20多分钟后,卓玛顺利生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快喝碗红糖水,吃个鸡蛋。”这时,餐车服务员已经为卓玛准备好了营养餐,端到她面前。卓玛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缺氧不缺爱

    采访中,听到列车员说得最多的是:“我们T27/28次列车是民族团结的纽带,代表着中国高原铁路的形象,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铁路工作的评价,我们必须尽全力为旅客服务。”

    1月26日,T27次列车迎来了一批特殊旅客。他们是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县民政局组织的7名儿童,做完心血管手术出院后乘列车返回西宁。这7名儿童中,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家庭,还有的因家庭贫困无力担负医疗费用,最大的15岁,最小的才1岁。

    福利院领队对列车长张磊说:“孩子们刚做完手术身体虚弱,你们能不能帮帮他们啊?”

    “没问题,您放心。”张磊说。

    张磊马上安排列车员帮忙抱孩子提行李,疏导车厢内的旅客,确保孩子们的安全。当时正值春运客流高峰期,铺位紧张,列车员们把自己休息的铺位让给孩子们。

    一路上,乘务员送水送饭,细心照顾孩子们。

    当列车抵达西宁站,张磊抱着孩子下车的那一刻,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的眼睛湿润了,他们把洁白的哈达献给了列车员。

    缺氧不忘民族团结友谊

    为了让藏族同胞上了车不生疏,车队从队长到餐车服务员,都学习了藏语的基本会话。遇到藏族旅客,都会主动用藏语问候。

    翻开列车长李然的行车手记,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的大多是为各族旅客排忧解难的事。

    有这样一个普通的故事——

    2008年4月,西藏驻京办把60多岁的藏族老大爷米玛送上了车,请求协助把米玛送回拉萨。

    一路上,李然尽心照顾。“我叫他米玛拉,也就是米玛大叔的意思。”

    米玛一听李然会说藏话,开心极了,打开了话匣子:“我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当过汽车兵,曾开着车往返北京拉萨。现在能坐火车了,真好啊。”

    听着藏族老大爷的话,李然心里非常感动。他说: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京藏列车的责任。

    “天安门,布达拉,红墙白壁永相依,王府井的灯火,点燃了八角街的虹霓……”这是京藏五组列车长李然写的一首小诗。京藏线,一头是北京,一头是拉萨,就像一条牢不可破的纽带,连接着藏汉以及各民族。京藏列车,就像这条纽带上的明珠,续写着祖国各民族团结的众多故事。

本报记者 周 伟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3月10日 03 版

用青春架起“天路彩虹”
杨殷
杨开慧
依法治国的坚固基石
难点先试:医改已走多远?
和玉缘 中国和田玉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