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全国政协委员陈运泰院士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一种“地震不能预测”的说法在科学上并无定论。他还说,我们不能因为地震预测难度很大,就放弃这方面的努力。
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使我国广大公众更为关注地震预测问题。一种流行的说法是,地震是不能预测的。对此,曾经长期担任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名誉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运泰表示,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在上世纪70年代,经历过几次成功的地震预测预报,国内外不少地震学家、包括一些顶级的地震学家认为地震预测已经“过关”,像气象预报那样进行常规的地震预报已指日可待,十分乐观。后来经历一次又一次大的地震没有预测出来,相当一部分地震学家又走到了另外一个极端,认为地震是永远不能预测的,十分悲观。
“地震是不是永远不能预测,在科学上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是不能靠‘少数服从多数’就可以解决的问题。”陈运泰说,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尽管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还是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的,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
陈运泰说,2009年4月6日,意大利拉奎拉市发生6.3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308人死亡。由于意大利科学家没有预测出这次地震,便被告上法庭,至今官司未了。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有人把地震短临预测没有过关简单地说成是地震不能预测,把科学上现在还不能预测说成是地震永远不能预测,甚至把地震预测与抗震设防人为地割裂开或对立起来,造成不要搞地震预测、只要把房子盖得好一点就可达到防震减灾的目的。实际上,造成地震灾害的因素很多,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度、震源破裂的特性、土层条件、地形地貌、地震发生的时间、当然还有建筑物的质量,等等,都是影响地震灾害的因素。地震灾害并不与震级简单地成正比。再富裕的国家如美国、日本,也不会把所有的房子盖成能抗12度(烈度的最大值)。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到建筑物的使用期限内可能会发生多大的地震,这就离不开地震的中长期预测。
针对这种说法,他举了最近的一个例子:当地时间2010年9月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附近发生7.1级地震,主要是由于地震震源深度较深(33公里),使得人员伤亡大大减少。当时网上议论很多,说是这是因为西方先进国家房子抗震性能好,所以不搞地震预报,只要把房子盖好就行了。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结果今年2月22日当地又发生了6.3级地震,震级比前一次低得多,房子还是那些房子,但是因为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较上一次浅得多(5公里),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比上次多得多。
“不能把抗震设防与地震预测割裂开或对立起来。提高震灾防御能力既要靠抗震设防,也离不开地震预测,当然更不等于简单地把房子盖好一点。”陈运泰说。
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审读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时,陈运泰委员注意到,草案里在谈到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问题上,是这样表述的:“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他指出,按照我国的《防震减灾法》,“预测”不应被“分析”所取代。
这位地球物理学家建议,把“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提高地震监测分析与震灾防御能力”,改为“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与震灾防御能力”。因为防灾减灾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地震预测预报。
陈运泰对记者说,地震预测的确是个科学难题,不能奢望在三年五年之内取得突破性进展,不能苛求科学家在短时期内实现地震预测的目标。他说:“有一点是现在就可以预测的:这就是如果不做地震预测研究,那就永远预测不了地震;如果因为地震预测很难就放弃,在国家规划里也放弃,从长远看,损失将会是非常大的。”
本报北京3月9日电
本报记者 张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