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群体中初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欠佳,跳槽频繁等现象,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探索建立毕业生再就业的新机制,即不管是应届毕业生,还是往届毕业生,只要你觉得工作不满意,都可以回学院这个“娘家”,重新获得推荐工作岗位的机会。这是一种延伸型的就业指导方法,无疑是值得推举的。
2010年夏,国内高等教育领域调查机构麦可思发布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指出,有38%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其中近九成毕业生是主动离职。然而,目前全国各大高校通行的做法是统计“初次就业率”,毕业生离校之前不和工作单位签署就业协议就拿不到毕业证,学校一心只想将学生往社会上“一推了之”。
据了解,从2005年开始,有关部门就将高校招生计划与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硬性挂钩,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招生率,进而影响高校声誉和经济效益,甚至是学校领导的升迁。而在更大的环境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甚至是对地方管理者政绩考核的依据。
这种教育质量评估的功利化,导致的是“初次就业率”水分过多,“高就业率”的背后其实不过是让造假成了普遍现象。一方面,学生为了应付差事,拿到毕业证,不得不造假,此前就有媒体报道一些辅导员也参与造假,使得毕业生“被就业”然后“被待业”。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学校的“威逼”之下,盲目就业,很容易诱导以后频繁跳槽。这种做法其实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初次就业率”反映不出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内的实际就业动向和就业质量,学生毕业后学校也不再做跟踪记录,无法得到一些反馈信息,更谈不上对教学改革、就业指导等作出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将就业指导和培训延伸至“就业后”,这在美国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国家,就业服务被看作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就业服务与大学生个人成长过程紧密结合。以往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规划项目,对每一年分别制定不同的计划和步骤,从了解自我到了解人才市场、人才需求,再到求职面试技巧指导等等,一步一步地有序进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对就业有充分了解,做好相关的准备。而现阶段美国高校就业服务则是“在读—就业前—就业后”一体化的过程,因为忽视哪一个环节都是与“职业生涯理论”相悖的。于是,美国高校的就业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在校生,也包括毕业生,业已毕业的校友仍可回到母校接受各种职业指导和培训,获得学校延续不断的服务和帮助。美国高校十分注重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以此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就业的参考依据。
从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美国的做法来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相关部门能否不唯“就业率”是瞻,能否给学生和学校一个缓和度,不急着就把毕业生往社会上“一推了之”?大学毕业生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意味着身份的转变,这就需要一个适应期、磨合期,而毕业近一年的时间之内正是大学生调整转变的时期。
其次,社会调查机构能否不急于统计毕业生半年后的跳槽率,因为明知道这半年是大学毕业生的“波动期”,仅仅统计出一些就业率、离职率,又有何参考价值?为何不将统计的期限延长一些,多做一些跟踪调查,分析具体的变动情况和变动原因?而且,调查机构发布类似的“频繁跳槽”的信息,还会制造一些负面的新闻效应,形成大众对大学生的“刻板印象”,以为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普遍缺失。
最后,在国内高校,教学改革和促进就业其实是分设两个部门管理的,教学改革的主导是教务处,促进就业的主导则是招生就业处,招生就业处对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进行跟踪分析之后,能够对教务处的教学改革有什么启示?这两个部门之间能否通气?教务处是不是也要多走出校园,与企业接轨,及时掌握最新的信息,改革教学结构和计划?这些都应尽量明确。
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