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耶鲁大学华裔女教授蔡美儿的新书《虎妈战歌》,最近在美国引起轰动。蔡美儿出生在1962年的虎年,所以自称为虎妈。这本书介绍了她对女儿的十项要求,如:不准在同学家留宿,不准留在学校玩,不准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每门功课至少得到A,必须学习钢琴或小提琴等。书中还讲述了她不准女儿在练琴时喝水、上厕所等经历。她坚持“中国妈妈”不同于西方观念的育儿方式,她认为西方人对孩子的宽容超过了对孩子的教育,恰当执行东方的严格家教方式,更有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
年初,《华尔街日报》发表了该书的摘要,并刊发了一篇书评,题目是耸人听闻的《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随后,美国许多报纸发表了评论和读者来信。紧接着,蔡美儿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于是《虎妈战歌》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近期最关注的热点之一。
蔡美儿的祖辈原籍中国福建,大约在1920~1930年代乘船前往菲律宾定居并经商。蔡美儿父亲蔡少棠,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目前他是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著名的电机系教授。他有四个女儿,蔡美儿是老大。蔡美儿嫁给了耶鲁法学院的一位美国犹太裔教授,并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索菲娅(蔡思慧) 18岁,学习钢琴并卓有成就。小女儿路易莎(蔡思珊)14岁,自幼学习小提琴,后来兴趣转向网球。
实际上,蔡美儿的教育模式完全效仿她的父亲。她父亲一直想把女儿培养成完美的人。蔡美儿回忆说,有一次在历史知识竞赛中得了第二名,要把家长请去学校参加颁奖典礼,但父亲却对她说:“以后,永远永远不要再这样羞辱我了。”蔡美儿对女儿的教育偏于严厉,当然是华裔为了生存而被迫作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其实,这本书是一位母亲的心路历程,一种带自嘲的反思。给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蔡美儿看到女儿钢琴技巧进步的成就感,而是一次和小女儿的激烈争吵时,让她认识到自己的管教过于严厉,转而让孩子作出自己的选择。蔡美儿在接受《旧金山纪事报》采访时说,《华尔街日报》的书摘将她著作中最具争议的章节集中到了一起,书摘的题目也不是出自她的笔下,让她感到无可奈何。但她始终坚信:“家长更了解什么对孩子才是好的,如果让10岁的孩子去选择,他/她会永远选电脑游戏。”因此,蔡美儿主张应在中国和美国式的教育方式中间,找到平衡点。
那么,为什么美国媒体要热炒《虎妈战歌》?《时代》杂志在封面文章《虎妈的真实故事》中作了回答:“蔡美儿用她剃刀般锋利的笔,让整个美国的父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就是她所说的‘失败者’?”文章还指出:美国经济糟糕得出奇,经济增长2.6%,失业率却能高到9%;而中国却有10%的经济增长,每年还有2500多亿美元的对美贸易顺差;经济是这样,教育也如此。显然,这是对美国教育现状的反思,也是美国社会面对中国崛起而出现的“中国恐惧症”的一种表现。
作为中国人,我还注意到美国媒体的另一种声音。美国《新闻周刊》对《虎妈战歌》调侃说:“即便虎妈们教育出来的孩子分数高,也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经济更强大、国民更有创造性、社会更胜一筹。中国出不了比尔·盖茨,而且,如果有条件,虎妈们还是会把孩子送到美国读哈佛。”
因此,我们不必对美国媒体热炒虎妈而沾沾自喜。我们应该思考,大众教育究竟是追求表面的“成功”还是孩子的终身幸福?是培养“人上人”还是“人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