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有一群年轻人背起了行囊,他们去的地方很特殊——刚刚经历过8级地震的汶川。自此,他们拥有了一个统一的称号——“援汶志愿者 ”,一个毕生牵挂的第二故乡——汶川。
“5月12日,我打算回汶川看看。”已经在广东某医院工作的援汶志愿者郑娟告诉笔者,她正准备向医院领导请假。
“19日国际旅游节开幕,水磨肯定更加漂亮。”还在广东佛山援建工作组继续志愿服务的邵景伴依然关注着水磨——他曾在那里待了近3年。
“团结起来,再打一场硬仗,争取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这是灾后重建志愿者典型胡清华的QQ签名。他至今仍然留在映秀灾后恢复重建指挥部工程部项目组。
胡清华,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英语系毕业生。如果没有3年前那场地震,可能他已经签约一家企业,走上了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的惯常道路。
如今,他被人提及最多的身份是在汶川坚守3年的“灾后重建志愿者典型”。胡清华最开始担任黄家院村驻村工作组成员,参与该村灾后农房重建。住进村里后,胡清华管理村子里的各方面事务——农房重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次生灾害、农资培训,甚至还要解决群众矛盾。
英语系出身的胡清华就这样挑起了“做群众工作”的担子。为了给群众讲解政策,他几乎天天都在各家各户串门儿,套近乎,摸清每户人家的基本生活状况。地震后,有的群众对国家政策理解不够深入,胡清华就给每个村民讲政策,说服他们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一年的志愿服务期满之后,胡清华选择留下。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映秀要开始重建了,上面把我安排到灾后重建指挥部,工作刚刚开始,哪里走得了?”
在志愿服务期满后仍然选择留下的还有邵景伴,2008年毕业于湛江师范学院的他,将整个援建的志愿生涯比喻成一场梦,并告诉笔者,梦还在延续。
邵景伴于2008年7月到达汶川,并被分到了水磨镇。这个刚刚举办了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的小镇,那个时候“到处是废墟”。邵景伴的工作驻地水磨镇人民政府,就在一顶蓝色的帐篷内,里面简单地摆放着几台台式电脑和一台复印机。
志愿服务伊始,邵景伴扮演的角色就是“超级大杂工”,没有午休,没有周末,这就是初期援汶志愿者的工作写照。
来自中山大学的郑娟是邵景伴在汶川时期的“战友”。学医出身的郑娟,来到汶川后被分到了她最不感兴趣的行政工作岗位,但出发前团广东省委领导跟志愿者们说的一句话让她释然——“作为抗震救灾专项的志愿者,不是我们想要做什么,而是灾区需要我们做什么。”
汶川县一位副县长说:“我们这边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管年轻人过来做什么工作,都能得到锻炼!”
2009年6月,邵景伴的志愿服务期临近结束。然而,他感觉自己的任务仍未完成,便毅然留了下来。当年7月,他成为佛山援建中心的志愿者,负责征地拆迁工作,联合当地政府一起给村民做拆迁的思想工作,宣传重建后的发展思路和未来前景。通过几个月的努力交涉,整个镇的拆迁工作顺利快速完成,为水磨镇的重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009年,郑娟也选择了留下。那时,灾后恢复的物质重建项目大多已完成,但学医出身的郑娟看到了灾区百姓心理重建的紧迫性,开始独自负责汶川八一小学的心灵花园工作站,专职从事心理援助工作。
“对受害儿童的心理重建,是难中之难。”郑娟说,在地震中丧失父母或亲人的孩子,地震之后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并产生系列盗窃、说谎和攻击性行为,出现抽动、梦魇、言语表达障碍等问题的学生也很多。
早在2008年10月,郑娟就主动报名到水磨小学的心灵花园工作站开展心理援助工作。那时,整个工作站常驻的心理专业志愿者只有一个。当时的郑娟还在镇政府工作,白天在政府上班,下午和晚上在小学做心理援助。郑娟做的还不止于此。她带李连杰壹基金“儿童之家”工作人员到水磨的板房小学,与校方洽谈资助和建立工作站事宜;为佛山顺德灯谜协会、香港义工队和郭家坝村举办的联谊活动充当联络人;联系广东的爱心人士,为特困学生争取了三批资助款,合计23500元;为一名先心病学生向佛山市援建办提交申请书,解决了该生8万元的手术经费……
“可能在整个灾后重建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只是一些平凡的志愿者,做着一些平凡的小事,但就是这些小事,保证了灾后的重建工作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郑娟说。
中国人民大学 张盖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