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在利比亚开设禁飞区的1973号决议以来,法国一直充当“倒卡”急先锋的角色,而英法战机也“联袂”对利比亚实施了持续一个多月的空袭。
种种迹象表明,当北约接过美国在利比亚作战的指挥权后,更是加大了对反对派的支援,英国甚至考虑直接派遣军事顾问指导反对派作战。
为什么欧洲如此关心利比亚的未来?原因很简单,北非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缘战略位置和丰富的油气资源,素来被欧洲各国认为是自家的“后花园”。从传统的殖民地到如今的“地中海联盟”,无时无刻不显露出欧洲对北非的关注。
不可多得的黄金海岸
从地理概念上看,北非是指非洲大陆北部地区,习惯上为撒哈拉沙漠以北区域。通常包括苏丹、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等6国以及大西洋中的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其中埃及、苏丹、利比亚统称为东北非,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则统称为西北非。
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北与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隔地中海相望,南接中部非洲,西部朝向大西洋,东临红海。
北非之所以对欧洲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首先源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北非处于地中海的黄金地段,其中西北非的摩洛哥与阿尔及利亚扼守通往大西洋的直布罗陀海峡,东北非的埃及和苏丹控制着极具战略价值的苏伊士运河。突尼斯与意大利隔海相望,最近处仅为300公里,中部的利比亚则处于苏伊士运河与直布罗陀海峡之间的黄金位置,处于地中海航道的中心位置。
在苏伊士运河未开凿之前,西欧各国对亚洲的航线只能从西非出发,再绕道南非的好望角抵达亚洲。自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完成后,北非沿岸各国的地理价值陡然上升。从西欧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经过苏伊士运河、红海这条航线可直接进入印度洋,因此这条航线也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
连接欧非的重要门户
北非不仅是守卫地中海的重要地理屏障,还是连接非洲大陆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门户。如果取得了对北非的控制权,向南可以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向北可以通过地中海进入西欧,因此北非在历史上就是各军事大国战略攻守的要地。
多年来,摩洛哥和阿尔及利亚一直是法国的殖民地,突尼斯是法国的被保护国;利比亚曾是意大利的殖民地,尽管时间不长;而埃及也曾被英国控制。即使在殖民体系崩溃后,这些关系仍保留了下来。
2007年,萨科齐在竞选中提出地中海国家团结起来的主张,就是谋求利用法国的经济优势,让巴黎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领袖。
而利比亚北临地中海,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埃及、苏丹、乍得、尼日尔、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接壤,占据了北非最中心的位置,其周围六个国家中,有三个都是法国倡导的“地中海联盟”的成员国。
从历史上看,近代各欧洲国家对非洲的争夺便起源于北非。1415年葡萄牙殖民者为中转从西非掠夺的黄金、象牙和奴隶,经过周密的部署占领了今天摩洛哥的休达港,并沿着西部海岸南下,占领了马德拉群岛、佛得角群岛,叩开了非洲的大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北非曾一度被意大利和德国占领。1942年10月底至11月初,随着隆美尔军团在埃及北部阿拉曼战役中的失败,盟军控制了地中海南岸,并以北非的重要军港为依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3年7月4日至8日,西西里岛战役开始,盟军的第7、8集团军从的黎波里、阿尔及尔等北非港口出发,经马耳他,转而进攻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英军第1空降师和美军第82空降师正是从突尼斯的凯鲁万机场和苏萨机场出发,空降至西西里岛;特别是突尼斯与西西里岛距离仅为170公里,成为盟军向意大利发起进攻的最有利位置。
北非战役和西西里战役的成功为盟军取得了地中海地区的战略主动,打开通往意大利南部的门户,进而为攻入南欧创造了有利条件。
而在最近针对利比亚的打击中,意大利为支持对北约的军事行动,特别向其开放了7个军事基地,其中位于西西里岛的潘泰莱里亚基地成为距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最近的北约军事基地,直线距离只有440公里左右,战斗机起飞十几分钟就可抵达利比亚上空执行空袭任务。
作为对利军事行动“急先锋”的法国则更是一直把北非作为自己的后院。从地理位置上看,法国是距利比亚最近的军事大国。法国北部的土伦港距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仅有千里之遥。有利的地理位置无疑为法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军事干预提供了便利条件。
法国作为北非殖民地的宗主国,一直保持着在地中海的影响力。
二战结束时,法国在非洲先后建立了21个殖民地,成为在非洲拥有殖民地最多的欧洲国家。目前,法国在北非的阿比让、吉布提等地仍建有军事基地,并长期派有驻军,以保护法国在非洲的既得利益。上个月,科特迪瓦爆发了总统与总理之争,法国就动用了驻守阿比让的1500名法国驻军,有力控制了科特迪瓦的混乱局面。
黄沙难掩的能源之争
在欧洲人眼里,北非不仅是西欧各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二战结束以后,欧洲各国纷至沓来,竞相展开对北非石油、天然气及太阳能等资源控制权的争夺。
首先,北非是非洲石油的主要产地,也是继海湾地区之后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区。仅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三国的石油储量就有86亿吨,占非洲总储量的一半以上。随着欧洲各国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日益加重,埋在撒哈拉大沙漠漫漫黄沙下的黑色“黄金”和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就成为各大国新一轮争夺和攫取的目标。
也可以说,北约之所以对利比亚大动干戈,就是因为利比亚是石油大国。2009年,利比亚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464.2亿桶,居世界第九位和非洲第一位。欧洲国家进口的利比亚石油占到其石油出口的79%。
对这些国家而言,如果反政府武装上台,欧洲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其次,北非的天然气储量也极为惊人。阿尔及利亚天然气储量约为1.38万亿立方米、利比亚为5900亿立方米、埃及则拥有5700亿立方米,其中利比亚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21位。随着利比亚西部耗资66亿美元的海底管线的建成使用,每年约有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经过利比亚海岸,再通过海底管线输入到意大利及其他欧洲国家。
除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外,北非撒哈拉大沙漠是世界上公认的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但限于当地经济以及电网建设水平落后等原因一直未被开发。有科学家预计,只要能捕捉到撒哈拉沙漠地区0.3%的阳光,便足够供应整个欧洲的用电需求。而使用太阳能发电将使北非地区国家更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因为太阳能不会造成空气污染,也不会产生有害废料。
从地中海地区和非洲的地理位置来看,北非在世界战略格局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当然,如果想保持北非地区长期稳定的局势,各方应该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当前的诸多危机,而不是为了自身利益随意诉诸武力。
宋立炜 孙晔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