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18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百名大学生记者走进四川地震灾区

灾区人民教我不言放弃

本报记者 王鑫昕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18日   01 版)

    在四川省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3块条状巨石屹立在崩塌的山体上,组成一个“川”字。3块巨石分别代表汶川特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3个极重灾县:汶川、北川、青川。

    地震3周年前夕,团中央学校部、四川省重建办、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走进美好新家园”——全国百所高校学生四川地震灾区行活动。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面向全国高校招募了125名大学生记者,走进3个标志性受灾县,探访重建后的地震灾区。

    灾区行虽然短暂,但大学生记者看到了灾后重建的成果,更体会到灾区人民自强不息的精神。

    “真没想到会建得这么好”

    站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听导游介绍灾难发生时老师救学生的场景,20岁的李淼磊眼里噙着泪水。地震发生时,崩塌的山体掩埋了东河口村,780多条生命瞬间被埋到几十米深的岩土下。东河口小学的3位老师为了追回跑错方向的3个孩子,未能逃过灾难,和孩子们一起不幸遇难。

    几百米开外,面朝消逝的家园,新的东河口村已经重建起来。白墙青瓦,与吐着新绿的树木相映成趣。看着重建后的新村,李淼磊从悲伤转为惊喜。这位中南大学广播台的主播在后来的采访手记中写道:你们带着那么大的伤痛,每天面对那些埋下了无数生命的土堆,咬着牙重建自己的家园,重建自己的心灵,你们的勇敢与坚韧让我这个爱哭的女生明白了眼泪的重量。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灾后重建在大学生的眼里还仅仅是图片和视频。实地采访后,灾难的残酷和人类的顽强给同学们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

    从废墟中拔地而起的,除了民居,还有医院、学校、体育馆等设施。看到这些一流的设施,同学们感叹不已,李淼磊说:“真没想到会建得这么好。”

    大学生记者在灾区的所见所闻,甚至超乎他们的想象。在汶川县水磨镇,大学生记者听到一名成都游客感叹:建得真好,简直无可挑剔。一位大学生记者则在微博中写道:这真的是灾区吗?房子建得跟别墅一样。

    “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一切都是真的。”一名同学说。

    在震撼人心的新貌背后,细心的大学生记者也看到了令人感动的一面。在新北川县城,外交学院《外交青年》副社长糜胥菁注意到,漂亮的新县城已经成型,而新县城重建指挥部依然在板房里办公。

    除了3路深入汶川、北川、青川采访的同学,还有10名大学生记者组成一支“发现小组”,走进更多的地震灾区:都江堰、彭州、什邡、安县。他们试图在3个标志性的地理区域之外,寻找地震灾区普遍的新貌。

    “从汶川到都江堰,从什邡到绵阳,最后到安县,一路发现,一路感动。3年任务两年毕,灾区重建年年新,几天的采访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发现小组”成员、来自吉林大学的安阳在采访手记中写道。

    汶川精神是一种面对灾难、泰然处之的朴素态度

    事实上,给大学生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漂亮的建筑、宽敞的马路,灾区人民生活中的勃勃生机让同学们看到了灾区未来的希望。

    在青川,许多同学记住了青川县常务副县长彭仕扬介绍的一个细节:地震后,从外地回青川创业的年轻人多了。

    同学们亲耳聆听了80后创业女青年赵海伶讲述的创业故事。在这个距离成都200多公里的偏远小县,以赵海伶为代表的一批年轻人选择在网络中淘金,他们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把青川的土特产销售到全国。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中心副主任、校报主编戚崇昱眼里,灾区人民试图向大学生记者传递一个信号:我们的生活和你们一样正常。

    在汶川,灾区的孩子告诉戚崇昱,我们也上网,我们也打“愤怒的小鸟”(一款流行的网络小游戏)。被问及平时有什么娱乐活动,一位种樱桃的老伯说:劳动就是娱乐。

    戚崇昱清晰地记得,说这句话时,老伯面带笑容。“这种淡定、自然的精神状态,与灾区险恶的生态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戚崇昱感慨道。

    从汶川回来后,戚崇昱对“汶川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一种面对灾难、泰然处之的朴素态度。她深受触动,在总结会上,她哽咽着发表了自己的即席感言:灾区人民都能如此坚强,努力地活着,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生活的些许不如意时,又怎能畏缩?怎能轻言放弃?

    灾区人民展示出来的“汶川精神”,让同学们深受触动。

    采访结束的总结会上,中国人民大学校报学生记者团的编辑张盖伦说:这次灾区行,我原以为自己是给灾区人民带去力量的,可事实上我们一路都在受教育。

    这正印证了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给此次灾区行活动定义的主题:“@汶川,i成长”,这句网络化语句的意思是“在汶川,我成长”。

    灾区行让来自河北大学的谭丝妲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在灾区,她看到了漂亮的民居、学校和医院,“比很多地方都好”,这让她羡慕不已。也正因为亲眼所见,谭丝妲意识到,过去自己低估了灾区百姓和政府的力量。

    这位从小在父母呵护下长大的女孩,之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灾难方面的沉重话题。地震灾区行成为她“步入社会、认识现实”的起点。

    采访之外,交流办报经验

    大巴车平稳地行驶在成都通往绵阳的高速公路上,坐在前排的工作人员早已昏昏欲睡。尽管采访很辛苦,来自东北师范大学的毛清芸却怎么也睡不着。

    采访前一周,她的这股兴奋劲儿就上来了,脑子里成天想着来灾区采访的事,搜集资料、琢磨选题。这股兴奋劲不完全是因为赴灾区采访,她心里还装着另一件重要的事——自己主编的《东师青年》改版大计。

    “好多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办的报纸,可我却没有带。”因为行前仓促,毛清芸没有带来自家的作品——《东师青年》。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份汶川组校媒记者许恬甜给她的苏州大学《大学新闻》,嘴里不停地念叨:“我觉得他们办得很好,就像一份市场化的都市类报纸。”

    有人听到她嘀咕,开始陆续从车厢四方聚拢过来,“办得好吗?给我看看。”

    “也不怎么样嘛,各家报纸的定位不同。”“我没带报纸,但电脑里有电子版,你要不要看看?”“各家有各家的办报方针,方针不同,版式设计也会不同。”围绕校园办报,同车的校媒记者纷纷议论开来。

    没想到,这场非正式的议论为毛清芸打开了一扇“大开眼界”的窗户。在七嘴八舌的议论中,她惊讶地发现有的校园媒体早已拥有了自己的电子刊物;她还听说了有些校媒早已不是一份报纸那么简单了,还有视频、网络、论坛;有的校媒甚至有了编辑部之外更为细致全面的分工,专门设置了人力资源部、网络影视部、版式设计部等部门。

    师范专业出身的毛清芸,这次算是在新闻传媒领域“开了眼界”。在她心目中,《东师青年》的改版或许已经算不上“大计”了,她要考虑的是更深层次的改革发展的问题了。

    据了解,参加本次灾区行活动的校媒记者大多都是校园媒体的主编、主任、负责人。灾区行活动不仅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灾区的切入点,还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交流办报经验的平台。

    对于大多数像毛清芸这样的校报主编而言,灾区行不仅仅是在《中国青年报》、校园媒体上发表几篇文章、几幅照片,更重要的是,他们要抓住与其他校媒交流的机会,找到自身发展的空间。正是这种经历,让毛清芸体会到另一种成长的感觉。

    本报成都5月17日电

本报记者 王鑫昕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18日 01 版

灾区人民教我不言放弃
山村教师董国义:“只要孩子们有出息”
徐伟:倔得像石头 冰窟写风流
茅台镇“白酒一条街”被叫停
“文明学校”评估催生“临时校规”
鼓励高校毕业生回原籍服务
上海将外来从业人员纳入医保
招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