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康巴高原上“最倔的牦牛”

——记优秀共产党员、甘孜州炉霍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却吉尼玛

新华社记者 党文伯 苑坚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6日   06 版)

    雄鹰翱翔,牦牛遍野,鲜水河蜿蜒流向远方。雄伟的珠日神山下的“雪域崩科城”(“崩科”藏语意为木结构的房子)炉霍县,四川省公安消防部队十佳职业道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却吉尼玛扎根高原、真情爱民的故事广为传诵。

    “倔”出高原小县第一支政府专职消防队

    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是却吉尼玛性格的“倔”。人们亲昵地称他为“最倔的牦牛”。

    却吉尼玛的父亲是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后来政府将他送进康定孤儿院生活、学习并参加工作。父辈的经历,使尼玛从小就对这片土地和这里的人民充满热爱。因为这份爱,使他对消防事业执著到“倔”的地步。

    2004年,却吉尼玛担任了炉霍县消防大队大队长。名为“消防大队”,尼玛却是个“光杆司令”——全队没有一名专职消防员,没有一套消防服,只有一台濒临报废的消防车和每年5000元的业务经费。“那是我最绝望的时候,在高原上干消防,什么都缺。”尼玛苦笑着说,“这也怪不得县上,‘馍馍’就只有这么大。”却吉尼玛用双手比了一个圆圈,“炉霍这地方,消防工作太重要了,崩科房一旦着火,一个家庭几十年的心血就完了,哪怕我们有一辆跑得快点的消防车,一支足够水压的水枪,都可能帮助群众挽救大半辈子的心血。”

    经费短缺,消防车加油他可以自掏腰包。然而无人无设备,只能找领导。在“倔得像牦牛”的尼玛一次又一次的软磨硬泡下,2005年初,消防大队终于有了一辆新消防车,消防经费也逐年增加。又从退伍兵中招录了6个人。这个高原小县终于有了历史上第一支政府专职消防队。

    “再苦再难也坚持,却吉尼玛是真正热爱康巴高原、热爱消防的人。”甘孜消防支队政委马涛动情地说。

    “倔”出康巴藏区第一本藏文《消防法》

    1999年7月的一天,当时任职于色达县消防大队的尼玛到亚龙乡牧民区进行消防宣传。用藏语与老乡交流时,突然发现“消防”二字不知该如何表述。虽然以前藏语中也有“消防”的翻译,但基本都译作“消火”“灭火”,尼玛认为这并没有把消防工作“灭火、防火、抢险救援”等中心任务的含义准确包含进去,于是只得用汉语将“消防”说出来,听得老乡一头雾水。“羞愧难当”的尼玛回到县里后,便萌生将《消防法》翻译成藏文的念头。

    翻译的第一步必须先吃透原文。“倔”劲十足的尼玛便抓紧时间深入研读汉语版《消防法》,一有不明白就打电话到支队防火处询问。时任支队防火处处长的罗彦成说:“那段时间被尼玛的电话烦得呀!但一想他也是为了工作,就非常理解支持他了。”

    《消防法》中如“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词语找不到现成、合适的藏语表述,“倔”尼玛就一边大量翻阅藏汉字典,一边给远在康定的母校四川藏文学校的老师、同学打电话请教、交流,并多次深入牧区、寺庙将自己翻译的藏文《消防法》拿给群众看,一句一句念给他们听,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却吉尼玛版”藏文《消防法》终于完成了。尼玛一边找同学帮忙,一边自掏腰包印制了50本。第二年“11·9”消防宣传日前,尼玛“厚着脸皮”找县林业局、畜牧局“赞助”,印制、分发了500本藏文《消防法》,使藏区群众头一次知道了“消防”是怎么回事。

    凭着这股“倔”劲,尼玛又在当地建立了甘孜州第一支喇嘛义务消防队、打造了甘孜藏区最好的寺庙消防样板。    

    “倔牦牛”的舐犊情

    在工作中“倔”劲十足、一往无前的尼玛,对妻子、对孩子却“倔”不起来,因为他觉得自己“问心有愧”。

    尼玛的妻子泽花患有心脏病。2002年,组织上照顾她,将她调到海拔相对较低的康定上班。因为工作都很忙,路途又远,两人两三个月才能见一次面。最近两年,尼玛越来越忙,假期也抽不开身,都是泽花赶班车到炉霍看望丈夫,替尼玛洗洗被子、衣服,然后又匆匆赶回康定。

    前年,因为工作繁忙,夫妻俩把8岁的女儿送到了都江堰读书。泽花在康定边工作边照顾双方的老人,尼玛则继续扎根炉霍。一家老小,就这样分居三地。

    在康定,记者见到了泽花,她说:“太苦了,有人问我跟了他图啥,但他爱这份事业,我肯定支持他。”说到如今已经10岁的女儿,泽花再也控制不住强烈的思念,伤感而泣。

    再倔的牦牛也有舐犊情。泽花说,每年的探亲假,是全家难得的团聚时刻。每次和女儿在一起,尼玛都会白天带着她买任何她想要的东西,晚上则把女儿抱在怀里。泽花对女儿要求很严格,每次都会和尼玛斗嘴,觉得他太溺爱女儿,对女儿的成长不利。“但现在想想,他疼爱女儿,对女儿有愧疚。”泽花说。

    去年中秋节,因为太忙,尼玛不能放假,泽花在康定也抽不开身,女儿只能呆在都江堰的学校里。消防队员齐麦公布说:“中秋那天,大队长给女儿打电话,没说两句,就抱着电话哭,嘴里不停哄着,阿皮帕洛(藏语:爸爸的乖女儿),爸爸也想你,等过了这段时间爸爸就来看你……”然而直到今天,尼玛也没有兑现与女儿的约定。

    新华社成都5月25日电

康巴高原上“最倔的牦牛”
西藏妇女60年影像纪实展在京开幕
钱云会案目击证人被判妨害公务获刑一年八个月
让群众满意 为百姓造福
2011年首场“与世界对话”在清华大学举行
“红小鬼”动漫形象大征集启动
“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评选启动
欧莱雅助力高校公益性社团组织
我国首条8英寸IGBT芯片生产线项目启动
打黑勇士倒在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