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5月26日 星期四
中青在线

地域优势PK学校优势

本报记者 方奕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5月26日   T06 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所在的城市是不是很发达,成为越来越多考生填报志愿时着重考虑的因素。换句话说,除了“挑学校”和“挑专业”之外,考生和家长们如今也开始“挑地方”了。

    高招报名时要不要考虑地域因素?要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地域因素?同样的分数,该报考东部沿海地区的普通学校,还是该报考中西部地区的名校?

    中西部学校优势:人少分低实力强

    与北京、上海等东部地区的高校相比,中西部地区学校的一个最为明显的优势在于,考生可以一个较低的分数享受到同等甚至更高水准的教育资源。

    以2010年北京为例,当年文科一本线为524分,而百年名校兰州大学在京的录取分数线为539分,几个热门专业的分数线分别是:法学,544分;英语,541分;新闻传播学,541分。

    在今年年初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兰州大学综合排名为第29位。值得注意的是,排在第30位的北京理工大学,2010年北京地区文科录取分数线是565分;而排在第18位的中国人民大学,分数线是607分。

    理工科方面同样如此。数据显示,2009年浙江省理科分数线为:吉林大学(综合排名第12位)643分,西安交通大学(综合排名第14位)672分,兰州大学(综合排名第29位)629分,西北大学(综合排名第61位)620分。如果我们拿几所地处北京的普通高校做对比,上述学校的分数优势就显而易见了——北京工业大学(综合排名第64位)661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综合排名第81位)667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综合排名第86位)649分。

    有媒体曾经做过这样的报道,西部某考生2005年以630分的高分落榜,复读一年,以650分的成绩选报东部某名校,但因为招生计划少、报考人数多、竞争激烈,只能被安排到自己很不满意的专业。而另外一名考生以同样的分数选择了西部某重点高校的优势专业,经过大学四年学习,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东部某名校读研。两者相比,后者既节省了宝贵的时间,又充分享受了高等教育资源。

    东部地域优势:资源多资讯广

    既然如此,为什么近些年考生志愿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城市的趋势,依然有增无减呢?

    一种很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在全国排在前列,到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接受高校的良好教育,就读期间还能享有本地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开阔眼界。

    有广东媒体在今年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期间,就此问题采访过考生和家长。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他们更愿意报考清华、北大、上海交大和香港地区的高校,对于武汉、西安、兰州等城市的高校,即便名声响当当,学生和家长也不愿意填报。

    一名家长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就是‘嫌贫爱富’,广东本来就是个比较发达、比较富裕的地方,要他们从一个富地方考到一个穷地方去,多多少少会不太愿意。像北京、上海、香港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小孩过去更适应,眼界也更开阔,虽然说学校不分穷富,但是社会环境对大学的影响还是有的。”

    在北京某二本高校就读的大三学生小宋来自甘肃省,在她看来,在北京的3年,让自己的眼界开阔了许多。“能随时看到最高水准的话剧,能第一时间买到时尚新品iPad,到了周末,还可以去参加社会上举办的各种沙龙、讲座……”她说,这些都是来北京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这些对我的影响,甚至远远超过在学校里学到的书本知识。”

    小宋的专业是市场营销,现在,她正在积极申请某在京外资企业的暑期实习计划,希望能利用假期感受一下职场氛围,给将来的求职简历增加些厚度。

    毋庸置疑,经济发达的城市资源多、资讯广,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的机会要明显多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今年5月12日发布的《北京人才发展报告(2010-2011年)》显示,北京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为21家,这个数量已经超过纽约和伦敦。

    上海同样如此。每年11月中下旬开始,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一流企业都会轮番在各大高校举办宣讲会,密集的时候,甚至一个学校一天能有三四场之多。就算是外校学生,很多人听到风声之后也会“潜伏”进去,争取递一份简历。

    不少在“北上广”读大学的年轻人,都愿意在毕业之后留在当地发展。而在学校所在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就好比是球队打主场比赛——熟悉的环境、四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同学、朋友圈子,这些都能让一个人拥有巨大的安全感。因此,在报考大学的时候就提早做好准备,挑选一片适合自己“扎根”的土壤,也是很多考生和家长考虑的因素。

    选择依据:上大学是为了什么

    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

    在一些人看来, 大学本科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在这个阶段应该着重培养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持这类看法的人通常会选择一些基础学科,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文史哲数理化等等。基础学科需要长时间积累才能有所成果,学校的教育水平和师资力量,是学生能否有所成就的关键。因此,对于那些选择报考基础学科的考生来说,地域优势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大学四年的学习目标并不直接指向就业,与其在喧嚣的大都市中迷茫,不如潜下心来,找一所学科实力相对较强的西部高校,好好读几年书。

    至于另一些人,他们对大学的理解是,培养一门专长,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这样的人通常倾向于选择应用学科,比如金融、会计、医学、工学、外语、管理、营销等专业。应用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实践——实地旁观一台手术的操作过程的收获,远远大于窝在教室里研究好几本医书。对这些专业来说,学校所在的城市经济发达与否,实践机会是不是足够多,就显得尤为重要。

    总结一下,选大学,一定不要过于看重地域环境因素,而是要根据大学的实力和自己未来的人生计划统筹考虑,否则,很可能让你错失在名校就读的大好机会。

本报记者 方奕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5月26日 T06 版

地域优势PK学校优势
卓越工程师计划打造最牢固的“饭碗”
吉林大学-莱姆顿学院2011年招生
中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西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