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在上海游泳世界锦标赛女子水球四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队战胜加拿大队,挺进四强。
本报记者 刘占坤摄
上海游泳世锦赛并不是每个比赛项目都受人追捧,与游泳、跳水等比赛的一票难求相比,水球比赛的看台显得异常冷清。中国男子水球队今天上午以一场胜利结束了本届世锦赛历程,这也是他们在本届世锦赛上的唯一一场胜利。
中国男子水球队正在努力争取明年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但即使如愿以偿,他们在奥运会上也很难与欧美球队相抗衡。中国体育历史上不乏某些项目的运动队或运动员在取得一鸣惊人的成绩后实现了自身命运的改变,但这对于中国男子水球队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本届世锦赛的每一场比赛,陪伴他们的都只有很少的观众。队员有时也会为此感到不公平,他们付出的心血和努力并不见得比游泳、跳水等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少,但回报却是如此微不足道。
在今天上午进行的男子水球争夺第十五名的比赛中,中国队终于赢得了本届比赛的首场胜利,他们以9∶4战胜了基本由业余队员组成的南非队。这样的成绩显然不能让全队满意。上届比赛,中国队还排在第12位。参加本届世锦赛的两支亚洲队伍日本队和哈萨克斯坦队的最终排名都在中国队之上,这也让中国队有些耿耿于怀。
“明年的奥运会亚洲只有一个参赛名额,中国队只有在亚洲预选赛上夺冠才能进入奥运会。”中国队领队李向东向记者表示。
中国男子水球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借东道主之利得以参赛,此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均未能出线。本届世锦赛的成绩,对中国队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兆头。
中国队在去年的广州亚运会上获得亚军,在李向东看来:“中日哈三队实力相当,谁都有从亚洲出线的可能。”
虽然国家队之间实力相当,但中日哈三国水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和影响力却有明显差异。日本是亚洲游泳大国,水球的普及度也很高,而哈萨克斯坦作为前苏联国家,水球运动是该国普及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体育项目之一。谈到中国水球运动的开展,李向东语气有些沉重:“中国水球的群众普及度几乎为零,水球运动基本靠几支专业队支撑,其中男子有四支专业队加一支半专业队,女子也只有四五支队伍。”
“中国男子水球运动的开展历史并不短,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有不少省市建立了水球队,高峰时期,全国有十七八支队伍。”李向东回忆说,“但近20年来,全国的水球专业队数量持续缩减,因为水球队的成绩不佳,群众普及度低,影响力也十分有限。”
少数几个省市保留水球专业队,是因为全运会并没有取消水球项目,但幸存的这几支队伍处境并不理想。“我们的收入肯定没法和那些奥运优势项目的运动员相比。”一名国家队队员告诉记者,“基本工资其实各个项目的运动员都差不多,差别主要体现在奖金上。水球队成绩不好,国家的投入也少,商业赞助基本没有,奖金自然也就很少了。”
由于待遇不高、职业前景不明朗,中国男子水球的专业人才也在减少。李向东说:“队员退役后基本不愿再从事和水球运动相关的工作,水球教练也就越来越少。这不仅影响国内专业队的发展建设,也影响水球运动的普及。”
李向东介绍说,在欧洲的游泳馆里,经常开展业余水球活动,国内则几乎没有人在游泳馆里打水球。
在近几年中国男子水球越来越边缘化的背景下,中国女子水球却迎来了一次发展机遇。2000年,女子水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受奥运战略的影响,中国女子水球运动在2002到2003年逐渐开展起来,虽然仅限于专业队层面,但国际大赛成绩提高很快。本次游泳世锦赛,中国女子水球队已经进入四强,很有希望在伦敦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不过,和当年女足、女垒、女曲等项目一样,由于欧美水球运动发达国家的女子水球运动也是刚刚开展起来,这给了具有“举国体制”优势的中国女子水球队迅速提高成绩的机会。但业内人士也指出,由于群众基础几乎为零,中国女子水球的可持续性发展力远不如欧美水球运动发达国家。几年后,中国女子水球重演女足式的悲剧并不是没有可能。
在“奥运战略”这只无形之手的操控下,中国男子水球运动即使没有群众基础、不受外界关注、发展前景黯淡,但依然要艰难维持着“低保”水平。国家的投入和教练、队员的努力付出,最终只为了中国队在奥运赛场上赢得一个可有可无的席位。同样缺少群众基础的中国女子水球队,则上演着一幕迅速成长却未必能持久的奇迹。
从日本水球队的发展历史可看出,一些群众基础较差的体育项目完全可以由民间自发去开展。随着各方面条件的逐步成熟,这些体育项目同样可以赢得发展空间,进而再带动该项目竞技水平的提高。
在不具备群众基础的情况下,中国为了奥运战略而采取“大而全”的方式去发展竞技体育,其社会意义势必难以与人力、物力的投入成正比。
本报上海7月26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