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河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部署多项重点工作,其中在“解决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运力不足问题”上,提出将“取消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出差乘机限制”。对于市民质疑“此举乃鼓励公务消费”,有关方面称,“打飞的”不一定花费高。(《河南商报》9月1日)
出差乘机限制规定,不独行政事业单位有,很多企业也有类似规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出差乘机限制一般是这样规定的:公差乘飞机的人数和次数,都被从严控制;赴省外出差,原则上应乘坐火车等交通工具;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单位厅(局)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单位级别在厅(局)级以下的,需经本单位主要领导批准方可乘坐飞机。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减少“三公经费”支出。这样的限制性规定虽然等级森严,但仍然能起到一定的费用控制作用。
一旦取消限制,普通公务人员也可以“打飞的”,郑州当地森严的等级是被打破了,但费用可能急剧上升。毕竟一趟飞机的花费往往能坐好几趟普通火车,在出差次数和行程不变的情况下,“打飞的”的费用会增加,这不言而喻。但实际的操作是不是如此,则很难说。如果单位要严控经费,即便取消了乘机限制,还是可以压缩出差的次数或里程,总体费用仍然可以不增加。
而如果单位无意于压缩经费,想用多少就多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那即便有出差乘机限制,也无法有效控制经费,因为某些干部可能会找各种理由出差并乘机,普通人员可以找各种理由说出差任务紧急以获得乘机机会,而且某些领导也可能会“宽宏大量”地批准——既然不差钱,为什么不改善一下手下人的待遇?
问题很自然地归结到,单位是不是愿意控制经费,而这个问题背后是经费的来源问题。如果是企业,每一分钱都是自己辛苦赚来的,那每一笔开销都会很抠门,要想每个员工出差都有机会“打飞的”,不那么容易。如果是行政单位或是“参公”的事业单位,钱都来自财政拨款且源源不绝,那又何必省吃俭用、轻车简从呢?又不是花自己的钱会心痛,何况现在又有“运力不足”以及“打飞的”不一定花费高的好借口。
另外,既然钱都来自财政拨款且源源不绝,想不大手大脚花钱还不行,因为,今年钱花得少了,明年的经费预算就可能被压缩。所以,一定要用足用够,甚至超额使用,给人费用很紧张的印象。这样,明年去申报,再加上“会哭会闹”,“奶”不仅不会少,还会增加,这样就比别的单位过得滋润,所以行政单位基本上没有压缩经费的动力。
可见,公务出差“打飞的”的要害,不在于要不要制定或取消出差乘机限制,而在于勒紧行政事业单位的钱袋,以及让钱袋变得透明。前一个问题是,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必须经过民意机关认真讨论,严格把关,不能狮子开多大的口,就扔多少肉。后一个问题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账本必须透明,向社会详细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一旦拨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钱是有数的,而且每一笔花费公众都看得清楚,我们还用管行政事业单位订立或废除出差乘机规定吗?不用了,他们自己一定会把有限的钱花在刀刃上。
像河南这样“鼓励公务消费”的做法,意味着一方面公务消费狂欢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要从民众和企业那里搞到更多的钱来支撑狂欢,必然加剧当地民众和企业的负担。这不仅不能培育以普通公众和企业为主体的航空业消费形态,不能提振当地航空业,而且对当地经济也是一个蠢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