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日益突出
随着2011年半年报昨日公布完毕,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的财务状况也浮出水面。媒体梳理中报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参与证券投资、购买理财产品、投资房地产项目、囤积矿产资源,在非主营业务上大做文章,显示上市公司“不务正业”的现象日益突出。
例如,服装品牌雅戈尔深涉证券买卖,医药企业武汉健民把流动资金流程放贷给汉口饭店,上市时原属零售业的香溢融通直接转型为类金融企业,云南白药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来自虚拟资金的支持会增加实体经济的虚假繁荣,不过上市公司“不务正业”,醉心于虚拟经济,将会埋下危机的种子,一旦宏观经济形势逆转,虚拟经济瞬间缩水,这些公司将会被立即波及。
中小企业陷入纠结困境
在近日召开的2011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中小企业峰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根据调研表示,目前中小企业中大概有10%的在升级,有20%左右的企业在转型中,大量的企业,60%~70%的企业现在则面临严重的生存困境。多重不利因素叠加,导致2011年成为中小企业最为纠结和困难的一年。
对政府而言,辜胜阻认为,政府推动企业升级,要采取放、扶、逼的措施。“放”就是要放开,就是要打破垄断,完善、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中小企业升级阻力;“扶”是指应该把扶持“三农”的某些政策,“移植”到中小企业上,实行少取多予,通过减税、减费,帮助企业轻装上阵;“逼”是靠市场倒逼企业转型,一方面要化解企业生存困境,另一方面也要利用高成本的市场倒逼机制迫使企业转型升级。
外资入境并购需过三道关
自9月1日起,商务部限制外资入境并购的新规正式实施。此项规定也是在反垄断法出台两年多后,对于外资并购境内企业的安全审查制度化后第一个正式实施的规定。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包括涉及国防安全单位以及重要农产品、重要能源和资源、重要基础设施、重要运输服务、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制造等企业,且实际控制权可能被外国投资者取得的。
外资以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需经过三道门槛,依次是产业准入政策,即《外商在华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反垄断调查,以及国家安全审查。值得注意的是,新规首次提出“从交易的实质内容和实际影响”来判断并购交易是否属于并购安全审查的范围。具体而言,外国投资者不得以任何方式实质规避并购安全审查,包括但不限于代持、信托、多层次再投资、租赁、贷款、协议控制、境外交易等方式。
电监会报告称市场电仅占两成
电监会换帅后发布的首个监管报告,在阐述电力市场建设成绩的同时,亦直指电网垄断、电力企业间的利益冲突。据电监会统计,跨省(区)电能交易仍以国家和地方政府、电网企业计划安排为主,市场导向不够。2010年全国跨省(区)交易电量5925亿千瓦时,计划安排的交易占78.9%。最近3年,该比例维持在80%左右。这意味着,“市场电”仅占两成左右。
这印证了国内大部分地区年度合同电量依据政府下达的年度预期目标制定,部分地区以网厂协商为主,行政力量对电量调控影响较大。电监会建议,国家要加快推进电价改革,尽快建立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电价形成机制;加快明晰输配电成本,尽快核定分电压等级输配电价;逐步放开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和大用户终端销售电价,用市场机制实现电价联动。
中石油大连石化总经理下课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接连发生两起事故让舆论一片哗然,安全生产再次成为焦点话题。8月最后一天,中石油集团公司宣布免去蒋凡大连石化公司总经理职务,由大庆炼化公司总经理冷胜军接任。这是中石油系统自2005年吉林石化爆炸事故后,时隔6年,再次因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免去地方高管职务。
蒋凡被免职的直接原因是今年“7·16”和“8·29”两次火灾事故。石化行业是高风险行业,也是事故多发行业。事故频发与企业安全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安全文化的水平息息相关。自2008年以来,中石油炼能飞速扩张,大连石化扩建,抚顺石化、独山子石化、广西钦州千万吨炼油项目纷纷建成投产。在石化企业求快、求大的过程中,生产能力、规模上去了,安全管理能力是否能跟上去呢?一个老总被问责下马能够扭转安全责任意识淡漠的现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