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1月16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岁末回眸 微评职教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1月16日   11 版)

    编者按

    亲,忙忙碌碌又一年,欢欢喜喜迎新春。过去的2011年,感谢你成为本版的忠实读者,关心、关注、关爱本版的成长。岁末年初,回顾一年来本版所刊发的信息,回顾一年来全国职业教育所走过的历程,既有杞忧之虞,更有欣慰之喜。今刊发此文,既是对2011年全国职教的回顾,亦是展望未来。

    ■生源HOLD不住,高职伤不起。经过这几年的艰难磨合,中职生源由大幅滑坡到渐趋稳定,普职“大体相当”的局势得到巩固。然而,2011年全国高职的生源形势却不容乐观,普遍呈现急剧下降态势,成为高职院校最伤心的痛。其中尤以山东为最,全省高职招生计划竟出现4万人的缺口,相当于20所年招生规模2000人的学校“颗粒无收”,由此引发如何HOLD住高职生源的恐慌和反思。

    ■中职就业率,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2011年,全国中职就业率再次“走高”,2011年6月22日教育部例行公布中职就业率超过96.56%,随即遭到舆论的围剿和专家的质询:居高不下的就业率为何难扭转中职吸引力长期低迷的颓势?业内人士指出,“屏蔽”了“流生率”、自说自话的“就业率”,不仅无助于提振中职声誉,反而会让职业教育陷入“我反正信了”的漩涡。

    ■校企合作“一头热”,破解之策“有木有”?校企合作的重要、工学结合的优势早成共识,无需赘述。然而,“学校热、企业冷”的状况却一直难有改变。就在全国上下齐声呼吁立法强制促进校企合作的大势之下,却有学者直言,校企合作逐步沦为形式和无奈,关键在于有法不依,根子在于执法不严。用人环节的“学历准入制”不废,“就业准入制”得不到严格执行,校企合作将永远徒有虚名。

    ■顶岗实习乱象频现,“坑爹”没商量。2011年,顶岗实习乱象是职教领域最受诟病的热点之一。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发文强制学生“定点”实习,到中职学校变身中介公司,从实习生劳动报酬被校企联手克扣,到高职生被派上流水线,从实习管理“放羊”,到不服从学校安排不发毕业证书等等,种种乱象对职业教育的声誉造成致命影响,大有“坑爹”之势、自残之嫌。

    ■体制机制创新,此处省略N个字。职教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更是2011年全国职教改革的一个亮点。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是很多学校成立了由企业、行业、学校、政府共同参与的“理事会”。然而,从实际运行的情况看,在签过字、剪过彩、拍过照、登过报以后,真正能够行使学校战略发展“决策”大权的“理事会”却如凤毛麟角,几乎成了摆设和政绩,让人如鲠在喉,不得不省去N个字。

    ■高职校园“不差钱”,逐步摆脱“没文化”。借助地方政府旧城改造和学校多校合并升格的“东风”,很多高职院校都迁居“大学城”,建了新校园,排场之大足以显现“不差钱”。但新校园的文化缺失却成普遍现象,饱受诟病。全国职业院校宣传部长联席会议将2011年年会的主题确定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符合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题,而且在全国职业院校中引起声势浩大的校园文化建设热。

    ■中高职衔接,统“共识”易,寻“接口”难。“中高职衔接”理念产生于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共识愈来愈清晰,基层办学者和高层决策者的意志也愈来愈坚定。《教育规划纲要》明文要求,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1年,各级、各地关于中高职衔接的热身工作蓬勃开展,卓有成效,但“接口”何在、如何“衔接”却是有待破解的难题,2012年任重道远!

    ■职教投入玩“拼爹”,会哭的孩子有奶吃。2011年,全国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行政投入不断增加,确实令人振奋。先有深圳、浙江等省市增加高职院校生均经费,后来又有中央财政下拨高职专业建设补助20亿元,支持1000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的大手笔,再有多个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化解高职院校债务。种种政策均为“普惠制”,学校不分地区,也不问办学绩效、办学规模,只要是公办院校,都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优待,足以令广大民办高职院校好生羡慕、好生纠结,学校同样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学生同样是纳税人的子弟,仅因“爹”不同,便会没“奶”吃。

    ■你认,或者不认,高职四年制本科都在那里。近几年来,高职院校升格的问题一直是职教界谁也不敢轻易提及的敏感话题。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申报期间,入选高职院校被明确要求3年内不得升格。如今,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首批建设项目的结束,尤其是在全国高职院校生源压力日趋增大之际,很多高职院校再次产生多层次举办高职教育的念头。2011年,辽宁省在7所院校的十个专业试点进行四年制高职本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专家们认为,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来看,这一问题不容回避,有必要在充分认证的基础上及时启动高职教育多层次办学试点。事实证明,高职延长学制是大势所趋,不管你认,还是不认。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所副所长)

王寿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1月16日 11 版

岁末回眸 微评职教
各省频出举措防农民工技能培训“冷场”
“他们更愿意从零开始”
572名学子顶岗实习服务春运
湖北探索城市圈高等职业教育合作
新生代农民工培训需要企业全面规划
加薪招工备战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