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性,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日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与社会融合政策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在会上指出了进行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
相关调查表明,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有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经历的比例人数在增加,普遍高出传统农民工,但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仍停留在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专门接受过技校、职高、高职等职业教育的人比例尚不足四成(37.5%)。然而研究表明,受过培训的农民工平均收入比简单体力劳动者高25.44%,每年能增加收入1500元左右。
尽管如此,一些地区的农民工培训还是成了走过场。记者在研讨会上了解到,各地政府为了防止农民工技能培训“冷场”,针对农民工缺乏职业培训的问题,推出了多项政策以增强培训活动的吸引力。
农民工培训应考虑社会需求
农民工培训“冷场”有很多现实的原因。比如,参加培训的农民工中,绝大多数是“70后”农民工,“80后”、“90后”仅占三成左右。为何新生代农民工对免费技能培训不热衷?2010年刚从技校毕业的许飞,在咨询设备操作工培训的级别后,放弃了。因为他在技校已经拿到了中级证书,而劳动部门的培训,大多都是初级证书。他希望政府能够将免费培训“提档升级”,让已经拿到初级证的农民工,能参加高一级别的培训。
另外一个问题是在企业上班的农民工可以通过企业报名,但是有些企业对培训业务不太重视。“一些企业受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强的影响,培训投入后,留不住人,不愿加大培训投入。”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莉说,培训机构的培训成本呈上升趋势,政府培训补贴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在安徽省,现行有关政策规定列入培训补贴目录的工种才能享受补贴,而一些市场新涌现的、急需的工种并不在补贴目录内,导致基层难以开展相应培训。而且现行培训补贴标准,与培训的高质量要求、培训的高成本要求也不相适应。
“形式在变、任务在变、农民工也在变,现在我们践行的理念、制度、规划也应该变。”刘莉说,以前对农民工的培训更多的是考虑技能,没有考虑社会对其有什么要求。而企业在考虑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还要把握新生代农民工追求个人价值、实现全面发展的新要求。
据了解,2008年以来,结合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农民工的特点,安徽省已经在农民工资源相对集中的农村乡镇,陆续建成350多个农民工就业创业园,针对园区内产业、企业、工种等需求,组织开展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民工创业培训。
政府是培训体系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各种宏观政策的制定都是政府的职责范围。对此,刘莉建议要强化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主导作用,即发挥政府在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制定政策、资金投入和组织实施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社会各方监督和推动作用,实现培训—就业—创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刘莉特别指出,2012年,安徽省将把就业培训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但不再叫农民工培训,而是称为就业技能培训,目的就是淡化农民工这个概念。
职业学校应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主阵地
为了让更多的农民工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后再就业,各地政府积极发挥职业学校的优势,以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平稳有序外出务工。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省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部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465万人,其中出省务工农民大约1200万人。目前,河南城镇从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仅占40%,而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从业人员占技能人才总数不足20%。
河南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提供订单定向式的免费或低收费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职业学校是培训新生代农民工的主阵地,但学校培训必须和企业用工有机结合起来。”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介新强调说。
“‘先培训后就业,不培训不就业’成为河南职教攻坚的基本理念。”介新说。为解决农民工培训中存在低水平重复、培训资源不合理、培训内容不适合用工需要的问题,河南省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各出其力、各记其功、集约利用、提高效能”的24字原则,整合教育、人社、农业、科技、扶贫等部门培训经费和资源,开展阳光工程和扶贫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等各类农业培训。创造了政府购买、全民培训的“平桥—长葛模式”。
在全省首家县区级职教集团所在的信阳市平桥区,参加培训的农民都持有“职业教育代金券”卡片,正面印着“平桥职业教育集团实训基地代金券”,背面印着面值“500元”。
据介绍,凡是有培训需求的平桥籍群众都可以到当地政府或单位申请领取1000元的“代金券”,学员在职教集团的任何一家培训机构学习都可以使用,结业后培训机构凭“代金券”和结业证书到财政局统一报销培训费用。这既调动了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又保证了财政免费职教资金的封闭有效运行。”
2010年,河南省政府下达以奖代补资金2.78亿元,支持148所院校综合性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带动社会投入建设资金超过20亿元。
多头重复的农民工培训效果欠佳
农民工培训工作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许多部门都在抓,如劳动部门、农业、教育、科技、扶贫、工会和院校等机构都从各自的业务出发,开展了针对农民工的实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虽然多部门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形成了强大合力,但由于培训补贴资金的投向和数量相对分散,导致出现农民工重复培训、多头培训现象,培训效果不够理想。辽宁省在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中就面临类似的问题。“目前辽宁省参与培训工作的部门有9个,各部门自成体系,没有统一的协调。”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王燕玲说,培训的管理体制不顺,造成培训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从农民工培训的规划到资金投入的力度都与理想状态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刘莉坦言,政府促进农民工就业培训的力度还有待加大。
针对农民工培训资源分散的现状,王燕玲建议,应建立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王燕玲介绍说,联席会议制度在辽宁省是特别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农民工培训的资源分布在各个部门,而通过联席制度可以将各部门集中到一起,统筹协调、统筹分配,督促政策落实。
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可以使农民工培训更有针对性,更加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多层次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形成以公共培训机构和职业院校为主体,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相结合的培训体系。“针对目前农民工培训积极性不高的现状。还有必要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宣传,使新生代农民工认识到就业培训的重要性,提高积极性。”王燕玲说。
实习生 艾瑞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