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2年02月07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看台

林朵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2月07日   11 版)

    “堕落”的寒假令人烦

    半夜睡觉、中午起床、沉迷电脑……日前有大学生在论坛上盘点寒假“十大堕落表现”,进行自我反省。这些“堕落表现”还包括严重缺乏锻炼、三餐饮食不均、与家人缺少交流、对父母劝导反感等。帖子一上网就引发众学子共鸣。在大量的跟帖中,不少人自认“中枪”, “命中5条以上”者超过八成,更有人称“十条全中,这就是我的乏味寒假的真实写照。”

    有高校辅导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寒假正是陪伴父母的好时间,大学生应该多和父母聊天、做做家务,不该无所事事。

    返校了就开始不断抒发思乡之情,忙得团团转时会不断萌发假期梦想,可真正到了与家人团聚的美好假期呢,就宅在网上大叹无聊乏味。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吧,无论心中有多么宏伟的计划,到现实里却总过不了惰性这一关。无聊乏味,都是自作自受啊。

    “雷人”作业本惹怒家长

    扬州媒体报道称,新学期即将来临,不少商店准备了琳琅满目的文具用品,前来选购的学生家长络绎不绝。不过记者发现,一些印着“有钱人终成眷属”、“我不是个随便的人,随便起来不是人”等“雷人”字样的作业本充斥市场,引发家长不满。

    销售人员介绍,这些本子用词时髦,图案花哨,虽然价格高于中规中矩的普通作业本,但更受学生们的欢迎。也有选购此类作业本的中学生表示,学校生活本来就比较枯燥,这些本子上俏皮的网络用语可以让人会心一笑,“很好啊,有创意。”但家长们表示,学校是一片净土,“雷人语录”出现在作业本上会误导孩子,应该坚决清除出去。

    想让乏味的校园生活生动起来,方法有很多。以恶搞、放松的名义迎合学生的猎奇心理,让用词不规范、误导价值观的“雷语”充斥校园,对身心未成熟的中小学生而言,有害无益。

    鬼故事吓坏小男孩

    重庆8岁男孩强强每天睡觉前,要仔细检查所有门窗是否关好,窗帘是否拉好,还经常半夜惊醒,全身发抖。强强妈妈带他到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医生检查后发现,强强的惊恐症竟是妈妈长期给他讲鬼故事的结果。据悉,因为强强3岁时特别调皮,经常摔碎东西,妈妈就想了很多办法来“降服”他。一次,强强妈发现,讲鬼故事特别有效果,此后这招儿就成了家里人对付强强的法宝。

    医生认为,强强属于典型的受父母“危险意识”教育伤害的孩子。父母是小孩最信任的人,长期在鬼故事的恐吓下,孩子从最初简单的害怕发展到心理障碍。

    我们小时候也没少受过“狼来了”的恐吓,没发展成“惊恐症”,一是父母没下狠手,二是自身心理素质还算强大。解铃还须系铃人,父母必须停止“恐吓降服法”,纠正孩子对“鬼”的误解,才能让强强慢慢恢复身心健康。

    走亲戚助就业

    就业压力之大,让大学毕业生不敢放弃任何机会,即便是探亲休假的春节也不松懈。今年回大连过年的大四学生小刘就利用春节亲戚走动频繁的机会,把亲友们发展成为自己的“信息就业员”,帮他“搭桥铺路”。小刘表示,他的不少同学都觉得春节是收集就业信息的好机会,“因为亲友们的本地就业信息肯定比我们丰富”。

    春节还没过完,小刘事先准备的20份简历已经发放完毕。亲友们对小刘的春节求职行动也表示赞同,认为有忧患意识并付诸行动,比吃吃喝喝过年有意义多了。 

    宁可错求一千,不可放过一个。与其说是有忧患意识,不如说是求职态度积极上进。知难而上,主动出击,心理抗压能力强的人在求职路上已经抢到了先机。

林朵拉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2年02月07日 11 版

万花筒
书里的成功之道我能信多少
想和父母沟通却不知说些什么
暂停键
看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