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年前还是节后,作为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的安徽阜阳,向来是各路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当“春运”、“返乡就业”这些高频词与260万外出农民工产生关联时,这座有着1000多万人口的中部地级市所蕴藏的新闻价值不言而喻。
毋庸置疑,春节是发现和感知一个城市、一个群体变化的最佳时机和角度。
今年春节期间,记者到阜阳实地采访,走近鲜活的人物,捕捉感人的细节,聆听真实动人的故事,切实感受到了一个农民工输出地经济社会发展与转型的成果。同时也发现,农民工已不再停留在“弱势群体”的起点上,他们通过自己的付出赢得了输入地与输出地的双重尊重与关爱。
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工业相对薄弱,劳务经济曾一度是阜阳的支柱经济之一。近年来,阜阳每年有200多万外出农民工,这不仅改变了输入地的城市面貌,同时也带动了输出地的经济发展。为此,阜阳从不避讳农民工输出地的既定角色,高调地弘扬“农民工精神”。
“‘农民工精神’是阜阳人的精神内涵,农民工是阜阳的主人。”采访中,记者多次听到当地官员和市民这样的表述。一名守候在火车站的志愿者告诉记者:“一年到头,在外受苦受累,回到家乡,就应当享受主人的待遇。”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接您回家”活动不再是一项单纯的志愿者活动,而成为了近20个党政部门、6个县市共同参与的政府行为,阜阳市市长于勇在火车站接站,并亲自把第一批农民工送上回乡的大巴。
把农民工接回来,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留下来。事实证明,农民工已经成为阜阳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近年来,阜阳成为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一批大型项目上马,工业园加快建设,使得农民工返乡就业的机会增加。今年阜阳拿出4500万元创业资金,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实行税费减免优待,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同时,地方政府从农民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切实保障他们及其子女的各项权益。
从打工仔到城市的主人,农民工自身也在悄然变化。“大包小包,拎着蛇皮袋子,一头乱发”的农民工形象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如今,他们的行头越来越讲究,行李越来越少,等车的时候,不少年轻人埋头把玩着智能手机。
坐在免费的返乡大巴上,大家井然有序。志愿者提醒大家一人一个座位时,一名青年农民工笑着说:“超载的车子,我们也不会坐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