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3月23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这里永远是三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武部弘扬雷锋精神纪事

王洪浪 田利阳 王希明 特约记者 李华敏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3月23日   10 版)

    3月15日,天刚蒙蒙亮,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东城镇蓼塘村村民姚绍检就扛着铁锹出了家门。最近,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贯穿全村的抗旱渠,让这位朴实的湖湘汉子伤透了脑筋。由于村里资金短缺,加上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水渠十多年未曾修整,直接影响近千亩农田的灌溉。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还没到渠边,一阵铿锵的旋律传入耳畔。老姚眉头一皱,两步并作一步往前赶。眼前的一幕让他愣住了:只见一群“迷彩服”挥舞着铁锹、镐头,正热火朝天地修整水渠。

    这群“迷彩服”,正是望城区人武部从各乡镇集结来的民兵学雷锋小分队。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望城的一户贫苦农民家里,在家乡生活、工作了整整18年。

    雷锋因公殉职后的50年间,长沙市望城区人武部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始终传递一根“雷锋家乡学雷锋”的接力棒,向人们传递着一个暖流激荡的讯息:“雷锋”,从未离开。

    家乡人学雷锋要当先锋

    黑金刚,望城一家公司的名字,人武部黑金刚民兵应急分队在此组建,该应急分队一个父亲点兵的故事,引人称道。

    2010年6月,湘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望城段出现险情。凌晨三点,民兵周从军接到通知,人武部要抽调20名黑金刚应急分队队员执行抢险任务。

    民兵分散在公司各个岗位,当时是生产旺季,大部分队员还在上夜班,短时间内很难召集20名应急队员。周从军深知情况紧急,他一把揪起正在熟睡的儿子:“穿上迷彩服,跟我走!”

    只有17岁的儿子就这样被父亲拉到大堤,以民兵身份投入战斗。

    部队凯旋,周从军父子齐上大堤的事迹感动了望城人民。

    “我是雷锋家乡人,我学雷锋当先锋”。人武部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学习、践行和传承雷锋精神中始终走在社会前列。

    人武部政委丁光辉,在自己女儿患重病、四处求医花费巨大的情况下,依然省吃俭用资助5名贫困学子完成学业,认他们为干儿子、干女儿;

    女民兵李芳,投入家庭全部积蓄购买5万册图书,辞去工作创办公益性图书馆,只为留守儿童能够有去处、有书看;

    区机关武装部长易建坤,13年替牺牲的战友尽孝,披麻戴孝为战友母亲送终;

    民兵姚国强,因患直肠癌病退在家,本来就经济拮据,依然每年从少得可怜的退休金中挤出2000多元资助五保户、困难户……

    有人说,望城人武部官兵学雷锋透着一股子“傻气”。

    官兵们却说:如果我们的所作所为能够让他人更加幸福和快乐,那么,我们情愿这“傻子烙印”更加明显一些。

    当好雷锋家乡的“形象代言人”

    2011年12月,望城籍新战士朱培入伍来到广西某部。他带来的“家乡特产”一亮相,立即成为新兵连干部骨干争相传阅的抢手货,让其他新战士羡慕地瞪大了眼睛。

    原来,“特产”是一本印有雷锋头像、雷锋事迹、雷锋日记摘抄的特制日记本。

    每年望城新兵入伍,人武部都会赠送给每位新兵一本这样特制的日记本。他们统一组织新兵开展“争当雷锋式好战士”活动,在雷锋塑像前立下“昔日我是雷锋家乡人,今朝我是军营雷锋兵”的誓言,鼓励新战士到部队续写属于自己的“雷锋日记”,用实际行动当好雷锋家乡的“形象代言人”。

    “咱是雷锋家乡来的兵,说起来真自豪;学习雷锋精神那是必须的,家乡人绝不能给雷锋丢人!”朱培是富家子弟,本想在部队混两年走人。来到部队,他感受到大家对雷锋家乡人表现出的由衷羡慕和期许,很快转变了想法,成为训练场上的“小老虎”、工作生活中的“小雷锋”。

    为了掌握望城籍军人在部队的表现情况,从2002年开始,望城区人武部就一直保持着与每一名望城籍现役人员联系的做法,并制定《入伍新兵回访制度》,建立“战士联系卡”,每半年进行一次回访,搞好跟踪教育,不断激励他们为家乡争光、为雷锋添彩。

    海军东海舰队望城籍女战士阳慧琳用雷锋精神校正自己的人生航向,入伍第二年就入了党,光荣参加了第七批亚丁湾护航行动,多次立功嘉奖。

    2011年3月,从望城走出的中尉军官章演平随第八批维和工程兵大队赴苏丹执行任务。当他看到当地学校的“校舍”竟是一棵大芒果树时,立即号召43名战友为孩子们搭建“教室”。当晚,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围着维和官兵们载歌载舞,拍手相庆。

    “不管是我们,还是异国的孩子们,都感受到了助人与被人帮助的幸福,这其实就是雷锋精神,它是没有国界的。”章演平在“雷锋日记本”中写道。

    一名从雷锋家乡走出的官兵就是一个火种,他们把雷锋精神带到大江南北,向家乡人民交出一份份完美答卷:仅去年一年,望城人武部和民政部门就收到立功受奖喜报45份,有3名官兵荣立二等功。

    每天都把“应该做的”做好

    “您是好人!”

    “这是我应该做的!”

    两句简洁对话,让人武部副部长黄冈深深体会到人们对雷锋精神的肯定与向往。

    那次,黄冈乘火车赴延安学习,遇到一位怀抱婴儿、手提行李的妇女。黄冈见人群拥挤,便上前轻声问道:“大姐,你要去哪里?我帮你拿行李吧?”女人瞥了黄冈一眼,警惕地搂了搂怀中的孩子和手中的行李,没有吭声。

    见此情形,黄冈没有多说,连忙到补票席买了一张卧铺票,一边把卧铺票递给她,一边准备帮她收拾东西。而女人却警惕地躲开他说:“你想干什么?”

    黄冈这才反应过来,估计自己被她当成坏人了,遂掏出军官证给她看。这时,女人一直紧绷的脸才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微笑。来到卧铺车厢,女人憋红着脸掏出一块烙饼,撕了半张递给黄冈,泪水在眼眶打转:“您是好人。”

    “大姐,这是我应该做的。”

    “从‘他是坏人吗’的怀疑目光,到‘您是好人’的诚挚谢意,我所做不多,却收获了持久的快乐和满足。”黄冈说。

    黄冈的故事引发起人武部干部职工反思: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出现“雷锋没户口,3月来4月走”的现象,正是因为平时没有把“应该做的”做好,才导致“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

    当再一次遇到怀疑的目光,广大干部职工和民兵预备役人员有了定盘星。

    2009年3月,望城人武部参加湖南省军区统一组织的“我助老区奔小康2211工程”。人武部长丁四明与区扶贫小组走进对口帮扶的乌山镇茶园村时,部分村民冷眼相对,认为工作组到农村来纯粹是“作作秀”罢了。

    丁四明二话不说,一头扎进帮助村民脱贫的工作筹划中。经过考察研究,工作组结合当地的土质,推出“贡茶、贡米、苗圃”三大产业,并采取引进杂良品种、聘请农科院教授授课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提高增产和销售效率。持续两年不间断帮扶,该村从以前的人均收入2000元增加到8000元。

    这之后,村民见到人武部官兵,总会满怀感激地说:“感谢解放军,你们不愧是活雷锋。” 

    人武部还紧跟时代步伐,与地方政府一起打造雷锋家乡网站,设立雷锋网上纪念馆,开通雷锋博客,设立雷锋热线,24小时提供服务,并把全区“青年民兵之家”全部联网,组织开展网上送政策、送知识、送科技、送法律、送健康的“五下乡”活动。

    如今,望城区人武部还出台了深入持久开展“雷锋家乡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制定了“雷锋家乡学雷锋”五年规划,使学雷锋活动步入长期化、常态化轨道。

分享到:
朝鲜发卫星能否成为制约美国的“王牌”
英雄如何学雷锋
这里永远是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