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2012年04月06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依靠留守老人只是权宜之计 农民工返乡创业才是根本

生态农业未来掌握在谁手里

本报记者 朱丽亚 《 中国青年报 》( 2012年04月06日   05 版)

    “高端产业”是一群留守老人发展起来的

    一群平均年龄接近60岁的农村老人,用了两年的时间,把村里的有机农副产品生产面积从74亩发展到了近1000亩。

    3月10日,2012年全国农技推广能力提升示范现场观摩会就在他们的院坝里召开。会后,当场就有几个省农业厅的官员邀请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袁勇前去交流。

    袁勇感叹地说:“改变农村就要从改变农村的主人开始,农民教育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

    一个看似偶然的机会让双河村在短短两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这一切与袁勇不无关系。

    1994年,袁勇从长沙一所高校毕业后,成了简阳市东溪镇农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农业技术人员,“主要就是教农民使用农药和化肥”。他原以为直到退休自己的工作都是这样的内容了。2009年,四川省农科院在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资助下,在东溪镇刘家村试验种植有机水稻取得了成功,点燃了袁勇推广有机农业的梦想。

    他挨个儿给自己辖区的村委会打电话,却多被拒绝了。大家都担心病虫害问题,担心减产甚至绝收。最终双河村村支书李显俊答应去做村民的工作,但困难超乎想象,“去动员村民,把口水都说干了”。

    2010年3月,一个纯农民的合作社“简阳市新天地有机水稻专业种植合作社”在双河村成立了,71户社员种下了74亩有机稻。次年,全村除了1户外,所有的300多亩田都种上了有机稻,进行有机生产的品种从水稻扩展到油菜、小麦、玉米、蔬菜、水果等,又从种植扩展到了养殖。而双河人的梦想是用5年的时间把自己的村庄变成一个生态村,不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

    不是要教育农民,而是要教育干部

    3月3日晚,袁勇和成都郫县安德镇安龙村农民高一程在重庆长寿区洪湖镇和乡镇干部们就发展有机农业进行交流。

    有干部担心:“现在再去教育农民不用农药,恐怕农民会不听。”

    高一程回答:“农民不是不听话,而是最听话的,以前用化肥农药也是你们干部叫用的。不是要教育农民,而是要教育干部。”现场掌声雷动。

    高一程1992年至2008年在成都打工,主要从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接受了环保、健康生活理念之后,他返乡务农,和家人一起从事生态农耕并参与CSA(社区支持农业)实践。 安龙村在本土公益组织、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的影响和帮助下开始从事生态农业,最艰难的时候只有高一程父母一户坚持做下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至今,带动了9户参与 CSA 事业,为200户市民提供生态食品。

    袁勇表示,“要做人,先做事。我们以前叫技能培训,现在叫农民教育。我现在已经不会单纯谈农业,而是把三农结合起来谈。现在有一个误区:就农业抓农业。如果不管农民和农村,农业的凋敝就是必然的。”

    在他看来,农民教育是双河村生态农业良性发展的根本。社员们每周都要集中学习一次,农忙缺课农闲再补。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有社交礼仪、传统文化、环境保护、生态农业、营养健康、市场营销等。几乎每个节日,合作社都会有社员们自编自演的文艺演出,这些大多作了爷爷奶奶的社员成了舞台上的主角。

    东溪镇双河村村支书李显俊感受特别明显的是“以前喊开会,很多人觉得和自己无关,打麻将的、种地的,一两个小时都聚不齐。现在喊一下,人们陆陆续续地都来了”。

    有两件事让袁勇记忆犹新。2010年,有一户村民种了有机稻,也种了原来的水稻。收割以后,合作社收购有机稻,可有一袋米他搞不清楚到底是哪种的。这个村民说:“那就算了,这袋米不卖了,不能砸了合作社的牌子。”

    “虽然种植有机稻,村民的收入比以前要高,但我们一直告诉大家搞有机农业首先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自己和子孙后代有一片净土。”袁勇说,“让我高兴的是,现在有的农民比专家认识得还要深刻。”去年,一位农业部门的官员对社员们说:“你们这个地方已经被污染了,你们搞有机农业根本通不过认证,你们搞绿色就行了,也可以用点化肥。”农民们散会后纷纷说:“不要听他的。”

    袁勇认为,“目前双河村这种新型的合作社是农民、村社能人、农技人员及专家四位一体,各自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民不需要家长,只需要参谋。”

    农村创业的机会来了

    李显俊现在又多了个新身份:新天地有机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现在很关键,因为有希望了,一个人分成两个都不够用。老百姓都有发展生态农业这种意愿了,更要做好做实,但压力也很大。”他最大的担忧是,再过几年,60多岁的老人不能到地里干活了,咋办?年轻人肯定不愿意种地。

    这同样也是袁勇的顾虑——农业低效造成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流失,留守农民不但劳动能力方面较弱,综合素质也越来越低,不少村庄已成了空心村。而有机生产是一种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生产,在杜绝化学肥料和农药后,需要增加劳动力投入,这对目前留守的“386199”部队而言,不论是劳动力的提供、新技术的掌握,还是思想意识的转变,难度都非常大。

    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院长温铁军认为,农民工回到农村创业的机会已经到来。

    温铁军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起来了,就有了在农村创业的机会。生态农业和原来的第一产业本质上完全不同,它加上休闲、旅游、文化便成了第三产业。

    他说,施化肥,动辄千亩万亩的化工农业是“第二产业”,“已经Out(过时)了!”现在这种第二产业走到了十字路口,利润不断摊薄。四五十岁的农村妇女到城里,做服务员可能年纪大了,但是在农村搞农家乐正好;经验丰富的农民,越来越稀少,都成了宝了。“农村过去的很多资源开始重新定价。农村空气好,这叫洗肺;水好,这叫洗胃,一些地方恢复了很多传统的东西,这叫洗心。都是无价的。”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亚洲代表周泽江认为,农民工回乡发展有机农业具备很多优势。农民工在城市提高了文化素养,接受了新理念,体会了新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居民的消费取向,知道城市的农产品市场需求,熟悉各种流通渠道,交到了各种朋友。而这些都是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条件。

分享到:
药品电子监管码争议中驶向何方
樱桃贵过猪肉,不必大惊小怪
生态农业未来掌握在谁手里
家居“绿色转型”在行动
谁来还公众真实的PM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