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件民族风情的首饰,多元素融合的油画,富有哲学意味的雕塑,表达人文关怀的海报,做工精巧的环保布袋……4月18日下午,为期一周的东华大学创意市集正式开市。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的逸夫楼前,东华学子摊位一字排开,吸引了不少“顾客”。
在欧洲许多城市,“创意市集”已成为城市魅力的一部分,是最为草根、新锐的街头时尚的发源地,也是众多才华横溢的原创艺术家与设计师的事业起点。
在东华大学的创意市集上,长期受学校浓厚艺术氛围及国际化教育熏陶的学生摊主异常活跃,每个摊位也因此显得别具一格:既有极具欣赏价值的艺术品,也有不少实用商品。
连续4次参加“创意市集”的资深摊主——工业设计专业的大四学生张勋,前几次摆摊都收益不菲,今年他带来了2012春夏系列首饰。张勋说他的作品灵感来自热带斑斓的动植物色彩,选用独特订制的木质麻绳编珠、不规则多面体木珠和各色陶瓷珠为主要材料,倡导一种关注内心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唤起人们对自然、纯朴和真我的回归。“我们会和其他摊主东拉西扯地闲聊,每个人各有所长,如果能够多切磋、多协作,更容易出一些很棒的作品。”张勋说。
江林翰是服装设计艺术学专业的研究生,尚未毕业,就已和同学一起创办了“裁·意”特殊服装定制工作室。她告诉记者,自己的创业勇气一部分就来自创意市集的成功体验,“通过参加创意市集,同学们可以知道自己的作品受不受欢迎,卖不卖得掉,这样的体验很美妙!”
参加市集的作品不强调其精致性、完美性,而是更看重创意的原创性、新颖性。这些纯手工作品,和传统意义的流水线产品完全不同,摊主相信有人会“慧眼识珠”,认同自己对时尚的判断,欣赏自己的创意作品。这些艺术类的大学生在网上订购材料,根据自己设计的草图,一步步手工制作完成,再到市集上陈列、销售,学生们不知不觉中,体验了一件产品上市的全过程,更让自己的创意经受了一次真实市场的考验。
东华大学服装与设计学院学生会副主席邓小倩,是这届“创意集市”的学生召集人。她说,今年活动加入了比赛的形式,除同学个人报名踊跃外,几乎所有的班级还都以专业为单位,组成了“工作室”投身其中。本次创意市集,还通过网络进行人气评比和作品展示,将大学生的创意灵感搬上网络舞台,打破了交流时间和地域上的局限性。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浦解明表示,年轻人创意思维活跃,学校尊重鼓励大学生发挥空间无限的创造力,积极帮助他们将设计创意付诸实践。定期举办的创意市集活动提升了学校的时尚指数,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意设计的兴趣,成为带动“环东华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一个跳板。
通讯员 段然 邱登梅 本报记者 周凯